■ 术者寄语
“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目前是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对于部分血管路径非常迂曲的病例,就需要既有易通过性又有很强的支撑力的中间导管的支撑,才能保持释放支架和填塞动脉瘤时微导管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有柔软的头端,在8F导管指引下,能独立很好的进入目标血管,不易回弹;既具有优异的通过性,也有很好的支撑性,不易回弹;优异的通过性,一旦支撑到位,甚至可以不需要导丝就可以通过迂曲部位,直达远端。同时对血管壁无刺激及损伤,软硬适中;是支撑导管中的又一“利器”,很好助力神经介入手术!值得信赖!”
本期嘉介谈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国忠教授,分享融会贯通至远端Tethys®中间导引导管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一例,精彩不容错过。
患者基本信息
李XX,男,56岁
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12小时”由外院转入。
简要病史
入院查体情况
神志嗜睡,Hunt-Hess分级3级,脑膜刺激征阳性一般状况尚可。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术前诊断
8F导引导管置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内置6F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220cm泥鳅导丝同轴送入。泥鳅导丝置于近端,不需要走远,然后Tethys®中间导引导管自行进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显示了Tethys®中间导引导管通过性能非常好。
上支架导管。


见动脉瘤瘤颈还有少许显影,故再填塞1枚2D 1×4软圈后动脉瘤完全不显影,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


术后正侧位片:动脉瘤完全不显影,双侧A2显影均良好。


术后颈内动脉造影显示颈内动脉全程无痉挛,提示Tethys®中间导引导管对颈内动脉的刺激小,无损伤。


病例总结
1
通路的建立是神经介入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手术成功和安全的保障。尤其是对于部分血管路径非常迂曲的病例,就需要既有易通过性又有很强的支撑力的中间导管的支撑,才能保持释放支架和填塞动脉瘤时微导管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Tethys®中间导引导管有柔软的头端,在8F导管指引下,能独立很好的进入目标血管,不易回弹;既具有优异的通过性,也有很好的支撑性,不易回弹;优异的通过性,一旦支撑到位,甚至可以不需要导丝就可以通过迂曲部位,直达远端。同时对血管壁无刺激及损伤,软硬适中;是支撑导管中的又一“利器”,很好助力神经介入手术!值得信赖!
第一术者:
张国忠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手术指导:
冯文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