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4日发布 | 3103阅读
功能

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的演变

于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信晓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王知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克利夫兰西储大学医学院的Biji Bahuleyan等讲解该手术史的演变过程,发表于2013年9-10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Bahuleyan B, et al. World Neurosurg. Sep-Oct 2013;80(3-4):396-8. doi: 10.1016/j.wneu.2012.03.020. Epub 2012 Apr 3.】


研究背景



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癫痫的历史丰富多彩。美国克利夫兰西储大学医学院的Biji Bahuleyan等讲解该手术史的演变过程,发表于2013年9-10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


研究方法



1928年,Dandy为1例非优势半球的弥漫性脑胶质瘤采用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anatomic hemispherectomy,AH)。AH成为治疗半球性癫痫的首选手术。Dandy的手术切除整个大脑半球和基底神经节(图1),并在颈内动脉分叉远端分离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在手术结束时,前颅窝、中颅窝、嗅神经、视神经、大脑镰和胼胝体广泛暴露。之后,Gardner改良Dandy的术式,保留基底神经节,为患者留下更多的运动功能。


图1.Dandy式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示意图。


1938年,McKenzie采用AH治疗癫痫。AH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癫痫外科治疗。1950年,Krynauw报道12例AH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效果,10例预后良好。1952年,Penfield和Rasmussen在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开展AH治疗癫痫。


由于AH后发生脑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和脑积水等迟发性并发症,死亡率高达30-40%;AH风靡十余年后,手术量逐渐减少。1968年,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弃用AH。而同时又出现许多改良手术致力于减少术后颅内空腔形成或保留更多的脑组织。Rasmussen将AH改进为次全半球切除术(subtotal hemispherectomy,SH),4年随访中,无1例患者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而同期行AH手术的患者30%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但AH术后癫痫发作控制率达85%,显著高于SH的68%。Rasmussen首先提出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在解剖结构上仅切除部分脑组织,达次全半球切除术;再离断残留的额叶和枕叶与胼胝体和脑干之间的纤维束,即完全离断半球神经纤维功能连接。患者经平均7.3年的随访,14例患者中10例无术后癫痫发作,也无1例出现脑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


对AH的改良仍未停止。1983年,Adams为消灭AH术后空腔,用肌肉封堵室间孔,并将凸面硬脑膜缝至大脑镰和中颅凹底硬膜上,缩小硬膜下与正常脑脊液循环沟通的空腔(图2)。Peacock在硬膜下空腔置一根外引流管,术后7天拔掉,再改为硬膜下-腹腔分流术;结果引流掉血性脑脊液,未发生脑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


图2.Adams改良的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示意图。将硬脑膜折叠贴附致大脑镰和小脑幕(箭头),从而缩小硬膜下空腔(箭头)。


1992年,Delalande对AH进行重要的改良,提出大脑半球离断术新概念,通过离断大脑半球的纤维束,减少脑组织的切除范围;称之为“矢状窦旁垂直入路大脑半球离断术”。自此,多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纷纷出现,包括Villemure的环岛叶大脑半球离断术和Schramm的经侧裂关键孔入路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癫痫的效果均良好,术后癫痫无发作率达75%-90%,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研究结果



半球离断术的操作有许多共同的步骤,目的是经过脑室的不同解剖平面离断半球的纤维束。Villemure法中,通过岛上窗和岛下窗,在轴位平面进入脑室离断纤维束(图3)。Delalande法是垂直矢状面进入脑室离断白质纤维束(图4)。Schramm法通过外侧裂的关键孔进入脑室。手术操作过程均包括切开胼胝体、离断皮质脊髓束和切断额底。然而,在处理颞叶内侧面有所不同。Villemure法中,将杏仁核与海马前的几毫米脑组织同时切除。Schramm法选择性切除杏仁核和海马钩回。Delalande法保留颞叶内侧结构,而是在穹窿柱和脑室三角区的底部,离断与半球的其它部分的联系。半球离断术的并发症仅出现在少部分患者中,有脑积水、无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尿崩症和颞叶囊肿等。作者报道一种新的微创技术,即在内镜下通过脑室前后的两个孔进行半球离断术。


图3.Villemure环岛叶半球离断术示意图。通过岛上窗(空箭头)和岛下窗(实箭头)进入侧脑室,切除岛叶皮质(星形);并经侧脑室切开胼胝体(箭头)。


图4.Delalande垂直入路矢状窦旁大脑半球离断术示意图。通过矢状窦旁皮质切除术(实箭头)、颞角顶部(空箭头)和经脑室胼胝体切开术(箭头)进入脑室。


结论



近一个世纪以来,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半球性手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AH具有良好的癫痫发作控制效果,但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校高。目前微侵袭技术对癫痫的控制效果与AH相当。将来半球离断手术可能有更进一步改进,从而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大的控制癫痫发作的效果。

微信图片_20210414142004.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