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9日发布 | 1226阅读

开放和显微镜下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随机对照试验

张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作伟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达人收藏
以下内容转载自“宣武神经脊柱资讯”公众号


1.png


简   介

采用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症状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用的手术方法,可以通过开放式或显微手术来完成。本研究比较了开放式和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结果,并比较两者神经功能、腿痛、背痛、住院时间、日常活动、费用、复发、再手术和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类型等指标。


方   法

共纳入60例患者,年龄29 ~ 50岁,诊断腰4 / 5椎间盘突出,随机分为A组30例行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B组30例行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评估ODI指数和背痛、腿痛、VAS评分,随访至4年。


结   果

两组患者术后ODI指数均显示功能残疾为最轻等级。两组术后1周(A组3.7分,B组2.2分) (t = 13.28, P = < 0.001*)和术后3个月(A组1.73 vs B组0.43)(t = 10.54, P = < 0.001*)的背部疼痛VAS评分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术后腿部疼痛VAS评分、复发率(A组5例,B组4例)、再手术率(每组2例)均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A组2.10 vs B组1.06) (P < 0.001)、恢复日常活动时间(A组7.33 vs B组4.03)(P < 0.001)和手术费用(A组1996.66 vs B组3003.3)(P < 0.001) 有显著差异。


结   论

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和开放式手术相同的目标,同时在缓解腿部疼痛与减少背部疼痛方面有优势,可以减少医院住院时间、更早的恢复日常活动,但使用显微镜会增加花费。经过4年的随访,使用显微镜在复发率和再手术率上无明显差异,并发现第一次手术中使用显微镜的病例在行复发手术时创伤较小。


点   评

显微外科在脊柱手术领域正在不断普及,显微镜有助于照明、放大术野,本文用RCT试验证实了显微镜在腰椎间盘摘除术方面可以达到开放手术同样的效果,同时创伤小、恢复快,更有优势。


术后不同时期开放手术组患者ODI


术后不同时期显微镜手术组患者ODI


术后不同时期两组患者背痛VAS评分


术后不同时期两组患者腿痛VAS评分


Sherwan A Hamawandi, Injam Ibrahim Sulaiman, Ameer Kadhim Al-Humairi; Open fenestration discectomy versus microscopic fenestration discectom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2020 Jun 15;21(1):384 doi:10.1186/s12891-020-03396-x


2.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