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5日发布 | 1487阅读
基础研究

放疗联合PCV化疗可延长高风险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

王小峰

渭南市中心医院

陈灵朝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临床试验结果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Erica H. Bell等撰稿发表在2020年7月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Bell EH, et al. J Clin Oncol. 2020 Oct 10;38(29):3407-3417. doi: 10.1200/JCO.19.02983. Epub 2020 Jul 24.】


研究背景



NRG肿瘤学/RTOG 9802(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0003375)是一项针对WHO Ⅱ级低级别胶质瘤(LGG)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发现,IDH突变型高风险WHO Ⅱ级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无论是否存在1p/19q共缺失,均可从放疗联合PCV(丙卡巴嗪、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化疗延长生存期;并首次表明辅助放化疗比单一放疗更有利于延长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同时,研究确定WHO定义的分子亚组和NRG肿瘤学/RTOG 9802中相关的分子分型对预后和治疗预测的影响。临床试验结果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Erica H. Bell等撰稿发表在2020年7月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线。


研究方法



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或深度测序检测IDH1/2突变;使用定制的Ion AmpliSeq面板进行突变分析;采用拷贝数阵列/Illumina 450K阵列分别检测1p/19q共缺失和MGMT启动子甲基化;应用Kaplan-Meier检验方法估算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采取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危险比(HR),并用对数秩检验进行检验以及多变量分析(MVA),包括治疗和常见的预后因素作为协变量。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251例患者中,106例符合WHO定义的低级别胶质瘤。其中,26例(24%)为IDH野生型亚组,43例(41%)为IDH突变型及1p/19q非共缺失亚组,37例(35%)为IDH突变型及1p/19q共缺失亚组。多变量分析显示,在调整临床变量和治疗后,IDH突变型及1p/19q非共缺失亚组与IDH突变型及1p/19q共缺失亚组均为显著影响患者PFS的因素。放疗联合PCV(丙卡巴嗪、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化疗的两组患者的PFS(HR=0.32,P=0.003;HR=0.13,P<0.001)和OS(HR=0.38,P=0.013;HR=0.21,P=0.029)均延长。相反,在IDH野生型亚组中,放疗联合PCV化疗,患者的PFS和OS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该研究的结论为,低级别胶质瘤临床试验结果显示,WHO定义的分子学诊断对LGG患者放、化疗疗效有预测价值;IDH突变型高风险LGG患者,无论是否存在1p19q共缺失状态,均可从放疗联合PCV化疗中获益。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