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0日发布 | 1506阅读

内镜下单侧双通道入路治疗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双侧神经根痛

彭立玮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江伟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达人收藏

韩国首尔Bumin医院脊柱外科中心的Dong Hwa Heo等在2020年5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内镜下单侧双通道入路治疗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神经根痛,并对术后早期结果进行分析。


——摘自文章章节


【Re: Heo DH,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0 May;137:31-37. doi: 10.1016/j.wneu.2020.01.190. Epub 2020 Feb 3.】


研究背景



近年来,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盘摘除术已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术。该手术具有保留椎旁肌肉、出血少和恢复快等优点。然而,L5-S1节段通常位于髂嵴下方,不便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单侧双通道入路可用于双侧腰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减压术。韩国首尔Bumin医院脊柱外科中心的Dong Hwa Heo等在2020年5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内镜下单侧双通道入路治疗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神经根痛,并对术后早期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方法



研究共纳入11例L4-L5或L5-S1双侧神经根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行CT和动力位X线片检查,评估椎间盘突出的钙化情况并确定相关节段的稳定性。研究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相关并发症等数据。术后采用Oswestry残疾评分和VAS评分对患者的腿和背部功能进行评估。术后1天作MRI检查,评估双侧穿越神经根的减压情况。

研究结果



手术中,病人呈俯卧位,术前X线透视确定病变节段以及两个切口的位置。先切开一长7mm的切口,插入扩张套管直至椎板;再切开另一长5mm的切口,插入直径5.5mm的套管,置入内镜。使用防水电钻进行部分半椎板切开术。切除同侧黄韧带,暴露硬脊膜囊并减压同侧的穿越神经根。切除内侧黄韧带以充分显露硬脊膜外侧缘,并对同侧穿越神经根进行最佳减压。同时解剖并显露突出椎间盘的纤维环。在同侧腰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充分减压后,再进行对侧操作。最后,检查双侧穿越神经根已完全减压后,将引流管插入硬膜外间隙以防治术后积血。


术后MRI显示,11例患者的双侧腰椎间盘破碎片均清除,手术节段神经根减压效果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Oswestry残疾评分和VAS评分比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2例患者出现小腿麻木。均无血肿、硬膜撕裂、脑脊液漏、神经功能障碍、椎间盘突出复发、手术节段不稳等术后并发症。


结论



作者认为,内镜下采用双通道入路单侧椎板切除进行双侧腰椎间盘切除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治疗低位双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微创脊柱手术的优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