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6日发布 | 1265阅读

一次“追尾”竟然引发脑梗?血管问题大意不得!

蒯东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达人收藏



某男子加班后开车回家,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被后面的车追尾,当时没发现身体有什么问题,还能下车查看情况,但一周以后,他出现了肢体的无力和麻木、说话也不利索等症状,此时再去检查才发现是脑梗,而且已经一侧偏瘫了,严重耽误了治疗的好时机……


为什么如此“普通”的追尾会引发危险的脑梗呢?还有哪些“动作”在生活中要远离呢?





医生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危险的情况,是因为血管内部出现了不应有的“岔路”,也就是血管夹层的出现。


这种血管夹层的出现将会带来三种不同的危害:


  • 第一种:血管内膜被撕开且被穿通,血管形成两条路,形成血管双腔。

  • 第二种:内膜被撕开没有完全穿通,血液进入假腔把真腔挤掉,岔路变主路。

  • 第三种:岔路出现,血管内出现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并血栓形成。


 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有脑卒中的危险!



血管夹层有征兆吗?




血管夹层的出现一般都有很强的隐匿性,这也就意味着在某一个不经意间脑卒中就会发生。那么能早点发现吗?


1、典型症状:疼痛

出现头部和颈部疼痛,表现为胀痛或突发剧烈疼痛,这种疼痛是不持续的,疼痛之后会出现肢体无力、头晕、说话不流利等脑梗的症状,但有些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而是直接出现和脑梗相关的症状。


2、不寻常的症状

一侧的眼皮抬不起来,面部没有汗,舌头向一边歪,这些都是动脉细小神经受到损伤出现的提示信号。

一般在疼痛、脑梗症状和颅神经的症状中,有两个症状以上基本可以判断为颈部动脉夹层。



血管夹层有哪些高危因素?




1、高危因素:外力

外力包括各种不当的按摩,过度的扭转的动作、过度拉伸的动作、剧烈的咳嗽甚至车祸等。


2、高危因素:血压


血压是血管夹层的首要危险因素,长期不稳定的血压波动会造成血管壁内力的损伤,高血压患者如果控制不好血压,再加上外力因素,更容易发生血管夹层。




血管夹层越早发现、早治疗,康复效果越好!特别建议中老年朋友,血管的常规检查一年做一次,如果查出血管有狭窄的,可以根据情况1~2年复查一次;支架术后,三天复查一次血管超声检查,之后的3个月、6个月、1年再去检查一下,如果没有问题,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即可。再次提醒,血管问题大意不得!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