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9日发布 | 1868阅读

内镜下腰椎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

王斌

南京鼓楼医院

江伟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寿佳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韩国首尔市Nanoori Gangnam医院脊柱外科Hyeun-Sung Kim等总结由外至内入路的LE-ULBD技术细节。文章发表在2020年7月的《Neurospine》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Kim HS, et al. Neurospine. 2020 Jul;17(Suppl 1):S99-S109. doi: 10.14245/ns.2040078.039. Epub 2020 Jul 31.】


研究背景



内镜下腰椎单侧椎板切开行双侧减压手术(lumbar 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with bilateral decompression,LE-ULBD),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软组织损伤小、脊柱减压充分。这是由外至内的减压技术,在初始保存深层黄韧带的情况下,可在使用钻头和锋利的器械时,保护神经,安全地做到切除骨质减压。最后去除深层黄韧带,同时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韩国首尔市Nanoori Gangnam医院脊柱外科Hyeun-Sung Kim等总结由外至内入路的LE-ULBD技术细节。文章发表在2020年7月的《Neurospine》在线。


研究方法



LE-ULBD入路适用于中央型和中央旁型椎间盘突出、小关节肥大、黄韧带增厚导致脊柱中央管和侧隐窝狭窄的患者。收集患者基线人口学资料,按术前、术后Schiaz分级对狭窄程度进行放射学分级;比较术前、术后1年MRI的影像学级别,分析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和最终随访时间的16个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残疾指数(ODI)。在最终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进行评估。记录围手术期早期和后期并发症。
 
该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间92例含124个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接受LE-ULBD手术的患者。患者年龄33-87岁,平均为64.7岁;术后随访13-23个月,平均16.8个月。12例全麻,80例行硬膜外麻醉。LE-ULBD技术要点:①准确对接小关节面“V”点,识别单侧下关节突椎板尾端的内侧下缘;②在同侧关节突内侧下缘进行钻孔,显示下节段的上关节突;③打开同侧上关节突的内侧和上方,刚好露出黄韧带的外侧;④磨除椎板暴露黄韧带的头侧边缘;⑤仔细磨除椎板尾端,露出黄韧带尾侧缘;⑥切除黄韧带浅层,显露双侧结构;⑦跨过中线继续磨除骨质直至显露对侧黄韧带附着的上节段椎板下缘、上关节突以及椎间孔内侧;⑧磨除上关节突的骨赘,直到看到外侧附着物;⑨磨开对侧椎板尾端,暴露对侧黄韧带下缘;⑩切除对侧黄韧带,然后切除同侧外侧黄韧带;⑪最后检查椎管内脊髓搏动情况;⑫止血并检查是否存在需要处理的术中并发症(图1-5)。


图1. A.皮肤切口(黑线)和工作通道入口(绿色圆形区域)在X光片上的位置。B.椎弓根(红色区)与上关节突(蓝色区)的解剖关系。


图2. A与B图、C与D图示经皮肤切口将工作套管插入工作通道入口;E与F图示通过工作套管引入内镜。


图3. 左侧L4/5单侧椎板切开及双侧减压的手术步骤。A.同侧椎板头端切开。B.同侧椎板尾端切开。C.对侧椎板头端切开。D.对侧椎板尾端切开。


图4. A.椎板头尾端棘角(黑色箭头)。B.沿着椎板和棘角(蓝线)钻孔。黄韧带通常位于椎板棘角下方,保护神经结构。


图5. 1例83岁男性患者行左侧L3/4和L4/5腰椎内窥镜下单侧椎板切开及双侧减压术。


研究结果



术后放射学评估结果显示,31个Schiaz B级有29个级别提高到A1-3级。2例术前、术后均保持Schiaz B级的患者,黄韧带完全切除,症状明显缓解,达到MacNab标准。52个Schiaz C级有51个级别提高到A1-4级,1个提高到B,最终MacNab标准良好。41个Schiaz D级均提高到A1-4级。9例硬脊膜意外破损,需要硬膜补片修补。随访中,3例患者的MRI显示小关节囊肿,其中两例患者无症状,1例患者出现轻度症状性神经源性跛行,给与保守治疗和偶尔服用止痛药,在最后随访时,达到良好的MacNab标准。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和最终随访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平均值分别为7.88分(6-10分)、3.34分(2-5分)、2.52分(1-4分)和2.29分(1-4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和最终随访的Oswestry残疾指数平均值分别为74.02分(56-86分)、30.56分(22-42分)、25.92分(18-42分)和24.62分(16-38分)。VAS和ODI均有显著改善。MacNab评分标准,一般3例、良99例和优22例。


结论



最后研究结果显示,LE-ULB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疗效良好。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