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7日发布 | 1321阅读

双通道内镜手术治疗重度移位的腰椎间盘

胡柯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寿佳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韩国首尔高丽大学骨外科的Taewook Kang等为评估双通道内镜下切除重度移位椎间盘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62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曾行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患者。论文发表于2020年5月《J Neurosurg Spine》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Kang T, et al. J Neurosurg Spine. 2020 May 15:1-6. doi: 10.3171/2020.2.SPINE191452.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通过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在近年来发展很快,但适应证主要限于未移位或轻度移位的椎间盘,应用于移位显著的患者仍然具有挑战性,对技术要求很高。韩国首尔高丽大学骨外科的Taewook Kang等为评估双通道内镜下切除重度移位椎间盘的可行性,回顾性分析262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曾行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患者。研究者根据术前MRI表现与椎间隙的方向和距离将椎间盘突出分为5个级别(图1-5)。患者分为2组,重度移位组和轻度移位组。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预后,比较两组的临床预后和手术时间。论文发表于2020年5月《J Neurosurg Spine》在线。

图1. 椎间盘突出的示意图。根据突出椎间盘的迁移方向和程度分为5个级别:向上重度移位,向上轻度移位,椎间盘水平移位,向下轻度移位和向下重度移位。

图2. 双通道内镜脊柱手术的通道入口。正位X线片(A)和示意图(B)上的入路位置。

图3. 重度移位椎间盘的术前MRI图像。A.椎间盘向上重度移位。B.椎间盘向下重度移位。

图4. L5/S1节段椎间盘向下重度移位。A.术前MRI矢状位图像。B.术前MRI轴向图像。C.术后6个月MRI矢状位图像显示减压良好。D.术后6个月MRI轴位图像显示减压良好。

图5. L4/5节段椎间盘向下重度移位。A/B.术前MRI矢状位/轴位图像。C/D.术后1个月MRI矢状位/轴位图像显示,减压良好。E/F.术后3个月MRI矢状位/轴位图像显示,相同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有10例患者为椎间盘“向上重度移位”,8例为椎间盘“向上轻度移位”,98例为椎间盘“椎间盘水平移位”,102例为椎间盘“向下轻度移位”,44例为椎间盘“向下重度移位”。在重度级别组中有54例患者,在轻度级别组中208例患者。两组的人口统计学数据显示无显著差异。两组在ODI、VAS和改良Macnab标准方面无显著差异。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60.74 : 65.63min,p>0.05)。

结论



最后研究者指出,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可有效治疗重度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手术时间无延长,临床预后令人满意。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