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1日发布 | 4122阅读

上海长征医院蒋磊副教授:颈椎管内外“哑铃型”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蒋磊

上海长征医院

胡国汉

上海长征医院

达人收藏

椎管哑铃型肿瘤早先由Heuer定义为沿脊柱生长的一组肿瘤,它们在穿透椎间孔或硬脑膜时收缩,呈哑铃状。当然,目前“哑铃型肿瘤”并不主要是描述形状,而是一个概念性术语,意指连接并具有两个或多个独立区域(如硬膜内间隙、硬膜外间隙和椎旁间隙外)的肿瘤。



(EdenK最早在“Thedumb-bell tumors of the spine. Br J Surg 28:549–570,1941”一文中阐述了不同部位类型哑铃型肿瘤及发生比例)


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鞘瘤多位于硬膜外,起源于脊神经根,尤其多见于后根。肿瘤生长缓慢,可由硬膜外顺神经根长至椎管外或硬膜内,也可由椎管外长至椎管内。


颈椎哑铃状肿瘤的治疗可能特别具有挑战性,因为其独特的暴露要求、椎动脉的近在、潜在的脊柱不稳定以及上肢神经根损伤的风险。


在手术过程中,对于较大的肿瘤,可以使用与硬膜根袖一致的横向硬膜切口,以显露肿瘤的边界。大部分神经鞘瘤通常都可以保留运动根和某些感觉束。硬膜内肿瘤切除通常相对容易,切除硬膜外部分肿瘤时,由于神经根和椎动脉周围有广泛的静脉网,这个部位的手术可能会有较多出血影响手术野,需要耐心止血并尽量遵循肿瘤-根袖界面进行解剖分离。


病例1

中年女性,因颈肩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无力半年入院。PE:颈项强直,右上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肱二头肌腱反射稍亢进,Hoffman征(-)。




磁共振提示C1-2椎管内外沟通性占位。



显露肿瘤,T型剪开硬膜,硬膜内肿瘤位于颈髓及背根神经前侧方。



肿瘤内减压后分离边界,可见颈髓神经前根位于肿瘤前方,可以将其锐性与肿瘤分离。



肿瘤完全切除后,可见C2神经前根和后根的走行,向外移行于根袖硬膜的膜性组织,完整保留这层膜性结构对于保护神经功能很重要。



手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即刻可以消失,肢体肌力无影响。


病例2

中年女性,因颈部疼痛伴进行性右上肢麻木乏力8月余入院。PE:强迫头位,颈项强直,左上肢肌力4级-,肌张力增高,肌腱反射稍亢进,Hoffman征(+),余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





硬膜下部分后根神经已经瘤化,分离肿瘤与神经时已无法完整保留这些受累神经。



术后复查肿瘤全切,颈部疼痛缓解,肢体神经功能无影响。


病例3

因颈部疼痛发现颈椎管内占位,肿瘤椎管外部分较大,前方比邻椎动脉。




后路手术,外侧去除小关节,扩大外侧视野将肿瘤完整切除。颈椎良性哑铃状肿瘤使椎动脉向前内侧移位。动脉既不被这些肿瘤包裹,也不被肿瘤侵犯,而是由一层薄薄的骨膜和椎体周围静脉与肿瘤包膜隔开。这些组织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解剖平面,很少会引起椎动脉损伤。


体会

后路椎板切除加单侧小关节切除可一期切除含有椎管内和椎旁成分的哑铃形肿瘤。但骨质去除应最小化,有时通过扩大的肿瘤间隙即可切除肿瘤,而无需去除外侧小关节,否则容易颈椎不稳需融合固定手术。神经鞘瘤,甚至其他良性的、包膜完整的原发性骨性和硬膜外病变,例如动脉瘤样骨囊肿、成骨细胞瘤或巨细胞瘤等,椎动脉移位而不是包裹,也可以通过这种暴露安全地切除。


专家简介


蒋磊,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及康复照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扎根神经外科临床,擅长颅脑和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特别是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脊髓肿瘤等神经系统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率先开展了应用神经内窥镜微创治疗垂体瘤等鞍区病变,在高难度颅底肿瘤和高颈段脊髓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胶质瘤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参编专著、教材3部,获全军神经外科涂通今优秀论文一等奖,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