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7日发布 | 4973阅读

帕博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放疗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

马晓晔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花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美国佛罗里达坦帕莫菲特癌症中心的Solmaz Sahebjam等开展研究,评估抗PD-1的帕博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联合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治疗HGG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初步疗效,并推荐合适的剂量。结果发表在2020年11月的《Neuro Oncol》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Sahebjam S, et al. Neuro Oncol. 2020 Nov 11;noaa260. doi: 10.1093/neuonc/noaa260.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high grade glioma,HGG)的治疗方案有限,目前尚无可显著改善生存期的治疗策略。临床前研究表明,抗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或抗PD-1配体(PD-L1)与放疗联用可促进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改善HGG生存率。美国佛罗里达坦帕莫菲特癌症中心的Solmaz Sahebjam等开展研究,评估抗PD-1的帕博利珠单抗(全人源免疫球蛋白IgG4单克隆抗体抑制剂)和贝伐珠单抗,联合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hypo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irradiation,HFSRT)治疗HGG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初步疗效,并推荐合适的剂量。结果发表在2020年11月的《Neuro Oncol》在线。


研究方法



该项于2015年至2019年期间进行的单臂、开放性临床I期试验,纳入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总治疗方案为,采用帕博利珠单抗(100或200mg,Q3W)和贝伐珠单抗(10mg/kg,Q2W)联合HFSRT(30Gy,分5次)治疗。在第1周期开始时,HFSRT治疗5天加贝伐珠单抗(10mg/kg,IV,Q2W);帕博利珠单抗在第1周期第1天首次给药;以后帕博利珠单抗(100mg和200mg,IV,Q3W)剂量递增。HFSRT治疗5天后,继续帕博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用药;持续评估不良并发症(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TRAE)直至疾病进展、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患者撤回知情同意。治疗开始时,作肿瘤基线评估,此后每6周(±7天)或根据临床指征评估。对于有样本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回顾性分析肿瘤PD-L1表达。


研究结果



共纳入32例HGG患者;其中,24例为既往未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贝伐珠单抗初治组;8例既往贝伐珠单抗治疗期间发生肿瘤进展的贝伐珠单抗耐药组。在帕博利珠单抗剂量探索阶段治疗的6例患者中,3例剂量100mg,3例200mg;未观察到明显毒性。最常见的药物毒性反应是,蛋白尿(40.6%)、疲乏(2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5%)和高血压(25%)。贝伐珠单抗初治组中,20例(83%)患者症状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或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13.45个月(95% CI,9.46-18.46);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7.92个月(95% CI,6.31-12.45)。贝伐珠单抗耐药组中,5例(62%)患者达到PR。中位OS为9.3个月(95% CI,8.97-18.86),中位PFS为6.54个月(95% CI,5.95-18.86)。有样本的26例患者中,仅6例(23%)肿瘤细胞或肿瘤微环境的PD-L1表达≥1%,其余20例(77%)PD-L1的表达<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HFSRT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HGG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该I期临床试验提示,帕博利珠单抗可能增强HFSRT加贝伐珠单抗的疗效,因此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