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3日发布 | 2458阅读

瘤内扰流和血流导向装置联合治疗大型复杂动脉瘤的技术要点

张仕成

合肥京东方医院

卢旺盛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陈骅

江苏省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笔者导读


当治疗复杂或大型动脉瘤时,同时使用血流导向装置和弹簧圈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目前,弹簧圈栓塞作为辅助治疗的替代方案很少。美国FDA最近批准Woven EndoBridge(WEB)装置作为宽颈分叉动脉瘤的治疗选择。这篇文章介绍了联合应用瘤内扰流和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杂宽颈颅内动脉瘤的技术要点。

【REF: White TG, et al. Interv Neuroradiol. 2020; doi:10.1177/1591019920973844】


研究背景

血流导向装置是宽颈非分叉型动脉瘤的首选血管内治疗方法,尤其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床突上段动脉瘤。先前的研究表明,较大的动脉瘤,特别是那些有血管从动脉瘤颈发出的动脉瘤,单靠血流导向装置可能无法完全治愈。同时,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型动脉瘤发生术中和术后延迟性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血管重塑不良和动脉瘤破裂。因此,单靠血流导向装置可能并不可取,应该考虑辅助使用弹簧圈栓塞来治疗动脉瘤。最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WEB装置用于宽颈分叉动脉瘤的治疗。一种尚未被严格验证的探索性治疗策略是联合使用瘤内扰流和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复杂动脉瘤。

入组条件及评估方式

对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期间接受联合使用瘤内和血管内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所有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数据收集。血管内血流导向装置使用PED或FRED产品,并联合使用WEB装置实现瘤内扰流。

研究结果

共有7个动脉瘤采用PED装置联合WEB治疗,1个采用FRED装置联合WEB治疗。大多数患者使用单个血流导向装置见(表1)。

表1

随访结果可以在表2中看到,总共有6名患者至少随访了一个月,其中2名患者获得了完全闭塞动脉瘤的疗效。

表2

图1. (A)左侧颈内动脉脑血管造影侧位像显示一个左侧Pcom大型动脉瘤(12*9mm),伴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PCA。(B和C)通过头端为大角度弧形的微导管将WEB装置垂直于动脉瘤穹顶成功放置。(D)PED术后和WEB装置放置后,显示胚胎型大脑后PCA通畅的情况下动脉瘤近乎完全闭塞。(E)栓塞术后的三维Dyna CTA检查,展示了WEB与PED贴合。(F)远期随访10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胚胎型大脑后PCA通畅。一个月后,右侧以类似方式进行治疗(图2(B)和(C))。

图2. (A)右侧颈内动脉造影侧位像显示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Pcom动脉瘤。(B)造影显示放置WEB装置后的放大视图。(C)三维Dyna CTA,显示WEB与PED的放置位置。(D)随访9个月,发现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段PCA显影良好并可见瘤颈少量残留显影。

一位76岁男性患者因右颈动脉闭塞而接受诊断性血管造影术,发现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发育不良。在后续的影像检查中,我们发现此处血管增生并扩大成为一个动脉瘤。动脉瘤直径为9*5毫米,并与右侧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复合体密切相关。

图3. (A和B)三维重建和血管造影显示一枚与AICA-PICA分支密切相关的大型动脉瘤;(C)最初放置超大尺寸的WEB装置(D)随后更换大小适中的WEB装置,使WEB最小限度地突出到动脉瘤外;(E)WEB装置放置后血管造影术显示轻度地突入基底动脉血管腔内;(F)三维Dyna CTA,显示WEB和PED位置良好,并完全保留AICA和PICA(G)PED装置放置后造影显示血管腔内无网状物突起,PED充分压缩了WEB装置。WEB装置并没有覆盖AICA和PICA动脉的起始部。

研究结论

本结果表明,采用瘤内扰流和血流导向装置联合治疗复杂大型动脉瘤可能会尽早地将动脉瘤闭塞,实现与手术夹闭相似的血管重塑效果。基于这项研究,联合瘤内扰流和血流导向装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最终结果安全可靠。


关注复杂动脉瘤

 国产中间导管Passageway在复杂径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初步应用经验

 Axium MicroFX微纤毛生物修饰圈在宽颈动脉瘤及分叉处复杂动脉瘤的应用(上)

 血流导向装置桥接技术治疗颅颈部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研究 |【中华神外】


微信截图_20210114095125.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