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发布 | 1491阅读

吴劲松教授: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助力精准显微神经外科

吴劲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显微神经外科是基于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在手术切除病灶同时较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神经血管及脑组织。随着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显微神经外科进入了精准时代。机器人辅助的手术显微镜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实现了精确性、灵活性、微创性及快速性的高度统一。以肿瘤切除术为例,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下肿瘤切除,能实现术前、术中肿瘤的精准定位,并实时监测肿瘤切除范围,帮助术者最大安全范围下切除肿瘤。


今天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劲松教授带来一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切除术。该患者是左侧优势半球、颞内侧面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肿瘤病灶邻近皮质脊髓束,即运动通路,同时肿瘤周围还有语言通路的通过,特别是腹侧的语义通路,稍有不慎,可能会为患者带来运动或语言障碍。因此,在手术中使用了蔡司KINEVO 900手术显微镜,借助神经导航技术,在手术前为患者进行了语言通路、运动通路、运动皮层的定位,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的导航系统,肿瘤得到了更加精准的手术切除。

本次手术中使用的蔡司KINEVO 900是一台全智能、带有机器人辅助系统的手术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更精准、更自动化的调整和聚焦手术视野,帮助外科医生更加高效精准的显微切除肿瘤。KINEVO 900手术显微镜跟BRAINLAB Curve导航系统能够完美的整合。首先,Curve导航系统可以采用各种模态的神经影像,包括结构影像、DTI纤维束影像等,勾勒出运动通路以及语言通路。同时,我们也可以把磁共振波谱影像、代谢影像整合到这一个体化的数字头模中,同时显示肿瘤结构影像异常的边界和代谢影像异常的边界,这样的多模态数字影像对于精准神经外科手术非常重要。


蔡司KINEVO 900手术显微镜基于全数字化的多模态影像整合技术,将导航影像全部输入到显微镜的目镜当中,使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在目镜下不仅仅可以看到传统的手术解剖结构,还可以将导航的影像整合到目镜当中,这就是镜下导航增强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将肿瘤的轮廓投射到外科医生的显微镜目镜视野当中,在手术过程中可以看到原先显微镜看不到的一些异常的结构,来引导手术的精准切除。同时外科医生可以借助显微镜手柄来调控导航的影像,切换不同的导航界面,包括传统的导航界面、多模态功能影像融合的界面、增强现实的肿瘤投影界面,帮助外科医生更加精准的预判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深部是否还有肿瘤残留,邻近是否存在血管,邻近还有哪些重要神经传导束通过等,在手术中更精准的预判,更有效的保护患者的结构及功能。


如今,医学进入大数据时代,各种数字化技术层出不穷,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增强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等。蔡司KINEVO 900手术显微镜与BRAINLAB Curve导航借助数字化系统无缝地整合在一起,在手术过程中,导航探针指向所需要到达解剖结构或肿瘤部位时,显微镜可自动调整视野角度及视野聚焦,帮助外科医生更有效的把控手术过程中实时的高清晰视野。


专家介绍

吴劲松 教授

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脑功能实验室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诊疗中心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胶质瘤学组组长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

师从周良辅院士、陈衔城教授和李士其教授,长期从事精准神经外科,二十年间降低脑功能区手术致残率至原先1/10

1



顾宇翔教授:机器人手术显微镜联合导航首次应用于“烟雾病”精准血流重建


敬请期待下一期,The Future is NOW 机器人手术显微镜配合镜下导航助力精准神经外科。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