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9日发布 | 1124阅读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aSAH的合适对象和时机

宋同均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

宋剑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德国埃森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的Marvin Darkwah Oppong等对此进行文献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发表在2020年9月的《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Oppong MD, et al.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20 Dec;199:106252. doi: 10.1016/j.clineuro.2020.106252. Epub 2020 Sep 28.】


研究背景



去骨瓣减压术(DC)是治疗顽固性颅内压增高的手术方法。重度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可以出现颅内高压,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施行DC术。然而,aSAH后进行DC的临床效果尚不清楚。德国埃森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的Marvin Darkwah Oppong等对此进行文献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发表在2020年9月的《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在线。


研究方法



研究者搜索Pubmed、Scopus、Science Web和Cochrane Library等4个数据库,选取2019年7月10日之前发表的所有因aSAH而进行DC治疗的临床文献。主要研究目的是评估患者特征与以下研究终点之间的相关性:①采用DC治疗的几率;②对神经功能影响结果;③适应证或预测因子;④DC治疗的时间窗。使用回顾管理软件(RevMan,5.3版)进行荟萃分析。


研究结果



作者在28篇符合条件的文章中,提取相关数据,纳入定性分析。由于报道的数据不完整,仅19项研究纳入定量分析。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接受DC治疗的几率为3.3%-25.6%,平均10.9%。发病时初始临床状况良好(OR=2.93;95% CI,1.30-6.61;p=0.01)和年轻(平均差异MD=−4.50;95% CI,8.36-0.64;p=0.02)增加DC术后预后良好的机会。总体上,积极主动的预防性DC患者的功能预后优于被动的、在出现脑疝等危急情况下进行DC的患者(OR=1.50;95% CI,0.96-2.35;p=0.08)。年龄较小(MD=−3.63;95% CI,5.20−2.06;p<0.00001)、脑实质血肿(OR=6.63;95% CI,3.98-11.03;p<0.00001)、发病时初始临床状况较差(OR=4.81;95% CI,2.88-8.03;p<0.00001)和弹簧圈栓塞治疗(OR=0.19;95% CI,0.10-0.35;p<0.00001)与DC的适应证相关。


结论



作者指出,该荟萃分析得出aSAH患者选择DC术的主要结论。约10%患者在动脉瘤破裂的早期或晚期接受DC术。入院时,aSAH分级较好的、年轻患者在DC治疗后,获得较好的预后。行积极主动的预防性DC患者,其预后似乎优于危急情况下进行被动的去骨瓣减压患者。作者认为,如进一步评估aSAH与DC相关性时,必须收集前瞻性研究数据进行荟萃分析。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