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近年来动脉支架取栓治疗有了显著发展,但针对某些发病机制不明、串联病变或血管解剖结构变异的患者,取栓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串联病变,顺行还是逆行,各有优势,根据病人血管代偿情况,再选择顺行还是逆行。这例病人前交通有一定的代偿,所以选择了逆行开通,尽早恢复血流,增加灌注。
临床研究病例展播

患者石xx,男性,67岁
主诉: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小时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
查体:Bp175/86mmHg,神清,言语不清,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mm,光敏,双眼向右侧凝视,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病理征阳性
入院NIHSS评分12分

启动绿色通道,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就地溶栓,同时直接推入导管室。
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左侧颈内通过前交通代偿右侧大脑前,右侧大脑中栓塞。
上保护伞,右侧颈内球囊扩张,导管跟进,收伞,上中间导管。
6-30取栓支架同中间导管利用SWIM技术,一同取出。
颅内取通后,再处理颈段,上保护伞,球囊扩张,支架植入。


结合患者DSA结果,右侧颈内及右侧大脑中动脉为此次责任血管,左侧前交通开放,所以先开通右侧大脑中动脉,再处理右侧颈内动脉。先尽快恢复颅内血流,恢复灌注,减少后遗症。



神清,言语清晰,问答合理,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mm,光敏,双眼无凝视,左侧中枢性面舌瘫较前好转,双眼无凝视,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病理征阳性。NIHSS评分:3分。


SWIM技术配合微导管“钳夹”技术。此例手术我们将银蛇颅内支持导管放置于大脑中,中间导管减少取栓支架在血管腔内行走距离,同时支架半释放“钳夹”血栓,可有效减少远近段栓子脱落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减少支架对管壁的机械性损伤及机械性出血风险。
术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