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发布 | 662阅读

路长宇教授:术中磁共振联合唤醒麻醉治疗功能区胶质瘤

路长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为了加强脑胶质瘤规范化诊疗的推广和应用,促进神经外科医师对脑胶质瘤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推进我国脑胶质瘤事业的整体发展,“术有道 爱无限”2020第三届全国脑胶质瘤手术比赛全新启航,在全国广大神经外科医生同道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的投稿,严谨的专家评审,主治医师组和副主任医师组共14个优秀病例在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第四届脑胶质瘤学术大会举办期间进行总决赛。


本期为大家分享的优秀病例是由北京天坛医院赵元立教授、王江飞教授指导,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路长宇教授带来:术中磁共振联合唤醒麻醉治疗功能区胶质瘤,欢迎观看、分享。


讲者风采



患者是一名50岁男性,因左侧上肢力弱20天入院就诊,在术中磁共振联合唤醒麻醉下,成功的进行了功能区胶质瘤的切除。患者术后分子病理检出MGMT甲基化提示替莫唑胺治疗获益良好,通过同步放化疗治疗,目前患者查体正常,随访良好。 


专家点评


徐建国、屈延教授精彩点评


徐建国教授:这是一个应该说结合了现在国际上,尤其是术前评估和术中定位先进理念和技术应用的病例,患者治疗结果也比较理想。但是有一点,患者术前就有肢体障碍,对于胶质瘤手术这一针对脑实质病变的破坏性手术,主要还是要保护患者的功能。除了定位准确之外,如果能够把术中电生理监测、是否唤醒手术等相关情况予以展示,就更能够确保患者的功能,当然这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很好。术后结合患者分子诊断的治疗也很规范正确。

屈延教授:路教授的汇报相对比较详尽,围术期处理非常规范,手术技巧也很不错,特别是对重要静脉和重要纤维束的保护等,整体还是不错的。我想请教路教授一个问题,因为本病例中目前高端的设备都用全了,那么您是怎么来评价术中超声、术中电生理、术中磁共振以及术中荧光这四者在术中对肿瘤定位的关系? 


路长宇教授回复:对于徐老师的问题,我们术中是做了电生理监测的,如果运动体感有明显的下降,我们会及时停止。对于屈老师的问题,我觉得在功能区,术中电生理监测是金标准,对功能皮层的定位指导意义特别大。术中导航就是要注意脑偏移的情况,如果出现脑漂移,导航就会失去它的意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术中超声和术中磁共振来辅助。术中超声是比较简便,但对结构病变的辨认还是需要和超声科医师认真学习。术中磁共振存在的问题就是,扫描时需要相对比较长的准备时间,没有超声这么简便,且需要把所有的设备移到安全区域以外,对麻醉要求较高,对手术时间上影响较大。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