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斜部脑膜瘤由于位置深在,肿瘤周围密集重要神经、血管、脑干等重要结构,如何安全地全切此部位肿瘤一直是困扰神经外科界的难题,手术风险高,操作空间狭小,容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容易发生死残。为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结构,肿瘤易发生残留,尤其是海绵窦部位残留,为复发的常见原因。肿瘤如果侵犯脑干界面蛛网膜,也容易发生残留,好在真正侵犯脑干面的不多。
⏬下图中左图为颅底结构示意图,黄色虚线区域为岩斜部脑膜瘤最常见位置,肿瘤周围有第3-8对颅神经(主要负责眼球运动、面部感觉运动、听觉功能),肿瘤内侧为脑干(生命中枢)。
⏬下图中右图为典型岩斜部脑膜瘤,红线内白色部分为脑膜瘤,绿线内灰色部分为受肿瘤挤压明显变形的脑干。肿瘤被脑组织包绕在脑深部。
⏬岩斜脑膜瘤(左图)与正常人(右图)磁共振对比绿线内为脑干,肿瘤明显压迫脑干。
因肿瘤在深部,手术必须经过其浅部的脑组织才能接近肿瘤进行切除操作,稍有不慎即容易发生脑牵拉挫伤、脑内血肿等并发症。
⏬下图为典型的岩斜部脑膜瘤
该患者为其他术者手术病例,术中使用自动牵开器,术后复查头颅ct。
见典型的脑牵拉挫伤、脑内血肿⏬
病例一
患者,女,65岁,金寨人
“双下肢乏力2月,饮水呛咳及声音嘶哑1月余”拄拐杖于2020年5月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史数年,血糖控制不理想。因手术风险,患者家属在就诊数家医院后曾一度想放弃手术。
入院时磁共振检查⏬
⏬T2见陈旧脑干梗塞灶(绿箭)
行颞下经天幕入路肿瘤切除术。肿瘤顺利全切,术后病理为良性脑膜瘤(皮细胞型,WHO 1级)。
⏬海绵窦部肿瘤切除过程
⏬海绵窦部肿瘤切除后,三叉神经保护完好
⏬肿瘤切除后,脑干保护完好
⏬手术前后磁共振T2对比:未见明显颞叶表面损伤
手术前后ct对比⏬
手术前后增强磁共振对比⏬
手术前后海绵窦变化⏬
⏬术后状态:出院前
笔者已经接诊过多例岩斜部脑膜瘤术后海绵窦残留复发的病例了,下面就是其中一例典型病例。
病例二
女,51岁,歙县人
因“左岩斜区脑膜瘤术后3年余,左面部麻木加重3月”于2019-2-7入院。既往患者于2015年11月曾在邻省某医院行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切除手术。
外院手术前后磁共振对比,见海绵窦残余少许肿瘤。
术后患者未行放疗,2019年在我院术前复查增强磁共振,见肿瘤复发⏬
予以行颞下岩前入路岩斜部脑膜瘤切除术,肿瘤顺利切除,病理为良性脑膜瘤(皮细胞型,WHO 1级)。
手术前后磁共振T2对比⏬
手术前后磁共振增强水平位对比⏬
手术前后磁共振增强冠状位对比⏬
术后正常生活,1年时状态⏬
术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