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4日发布 | 3089阅读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

白红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

达人收藏

-目录-


· 围术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 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压控制目标

· 围手术期高血压药物选择

· 颅脑手术血压增高的处理原则


围手术期高血压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到与本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期内,患者的血压升高幅度大于基础血压的30%,或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

围手术期高血压危象是指围术期中出现短时间血压增高并超过180/110mmHg。


围术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1.原发性高血压,术前控制不理想或不合理停用降压药物;

2.继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3.清醒状态下进行有创操作;

4.手术操作刺激;

5.麻醉深度不当或镇痛不全;

6.气管导管、导尿管、引流管等不良刺激;

7.药物使用不当;

8.颅内高压;

9.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

10.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11.紧张、焦虑、恐惧、失眠等心理应激因素;


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压控制目标

· 一般认为,患者年龄<60岁,血压控制目标<140/90mmHg。

· 患者年龄≥60岁,不伴有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150/90mmHg。

· 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140/90mmHg。

· 术中血压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血压的30%。进入手术室后血压仍高于180/110mmHg的择期手术患者,建议推迟手术。

· 如确有手术需要(如肿瘤伴少量出血),家属同意可手术。

· 术前重度以上(>180/110mmHg)高血压者,建议缓慢降压治疗,否则常带来重要靶器官缺血及降压药物的副作用;而轻、中度高血压(<180/110mmHg)一般不影响手术进行。


围手术期高血压药物选择

· 在接受大手术的高血压患者中,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期间应继续使用。

·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治疗剂量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且能增加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肌松药和镇痛药的作用,故不主张术前停药。

· RASS抑制剂(ACEI和ARB)会增加围术期低血压和血管性休克的风险,ACEI术前停用或减量,ARB则建议手术当天停用或建议术前停用,待体液容量恢复后再服用。

· 利尿剂则由于其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增加术中血压控制的难度,同时利尿剂可能会加重手术相关的体液缺失,因此主张术前停药。


颅脑手术血压增高的处理原则

· 术前SBP在160mmHg以下,可不做特殊准备。

· 血压过高者,麻醉诱导和手术应激可并发脑血管意外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险,术前应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时(血管再通前)SBP应维持在140~180mmHg。

·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麻醉管理时SBP控制目标为低于140mmHg。

· 对于SBP在150~220mmHg和无急性降压治疗禁忌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SBP可降至140mmHg。

· 对于重症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脉瘤处理前建议将SBP控制在140~160mmHg;但需注意降低血压同时应保证脑灌注压>60mmHg。

· 围手术期出现高血压急症者需给予静脉降压药物治疗,推荐降压药物包括乌拉地尔、依那普利、尼卡地平、拉贝洛尔或艾司洛尔,应避免使用增高颅内压风险的硝普钠。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应用,谨防发生低血压。


参考文献:

李军.围术期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03):295-297.

广东省药学会.围手术期血压管理医-药专家共识[J].今日药学,2019,29(05):289-303.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