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发布 | 3608阅读

3D高清晰度和2D-4K超高清晰度内镜系统在经鼻颅底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吴治群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周川

厦门弘爱医院

达人收藏




































































































































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Yoichi Uozumi等分析3D-高清晰度和2D-4K超高清晰度内镜系统间的特性差异以及各自在临床手术中的优点,并与常规2D标准清晰度内镜系统进行比较,结果发表于2020年9月的《Operative Neurosurgery》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Uozumi Y, et al. Oper Neurosurg (Hagerstown). 2020 Sep 1;19(3):281-287. doi: 10.1093/ons/opz426.】


研究背景




在内镜下经鼻颅底手术开展以来,人们一直不断努力实现改善立体的视觉质量。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Yoichi Uozumi等分析3D-高清晰度(3D HD)和2D-4K超高清晰度(2D-4K HD)内镜系统间的特性差异以及各自在临床手术中的优点,并与常规2D标准清晰度(2D SD)内镜系统进行比较,结果发表于2020年9月的《Operative Neurosurgery》杂志。


研究结果



该回顾性研究选取新诊断的Knosp分级0至3级的垂体腺瘤患者,其中74例为2017年7月起引进3D HD或2D-4K HD内镜系统后实施的手术;12例为2016年3月开始使用常规2D SD内镜系统的手术者。内镜下经鼻颅底手术过程可分为鼻、蝶骨和硬膜内三个阶段,比较每个阶段的手术时间,并且评估缝合鞍底硬脑膜所需时间和准确性。3D HD内窥镜系统在鼻腔内操作具有优势,可提供直观的深度感知,有助于进行从浅表到深部的手术。2D-4K HD有卓越的图像质量,保证外科医生可进行类似开放式经颅手术的显微外科操作,在硬膜内阶段更具有优势(图1、2)。鼻腔内手术时间,3D HD和2D-4K HD内镜均明显短于2D SD内镜系统。从应用2D SD内镜至2D-4K HD内镜和3D HD内镜系统,依此顺序缩短鞍底硬脑膜缝合时间和提高准确性。


图1. 使用3D HD内镜处理脊索瘤的术中图片;可以看到被病变广泛破坏的鞍底的微小凸起(*),有助于沿着正确的方向手术。
 

图2. 用2D-4K HD内镜处理颅咽管瘤的术中照片;清楚地显示粘附在肿瘤上的细小血管,有助于进行精细的解剖操作。

结论




综上所述,经鼻颅底手术中,在鼻腔内阶段应选择3D HD内镜下操作,而在硬膜内阶段使用2D-4K HD内镜系统更有优势。总之,3D HD和2D-4K HD内镜系统明显优于传统的2D SD内镜系统。作者认为,各种内镜系统提供的术中立体视觉图像的质量不同,因此应针对不同手术场景选择合适的内镜系统。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