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8日发布 | 6406阅读

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

孙博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美国15个中心接受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术治疗非急性硬膜下血肿(NASH)的老年患者队列,并描述该人群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相关结果于2020年9月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摘自文章章节

【REF: Evan J, et al. Neurosurg Focus. 2020 Oct;49(4):E5. doi: 10.3171/2020.7.FOCUS20518.】

研究背景
非急性硬膜下血肿(NASH)包括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预计未来十年CSDH发病率将从10.35/100000增加到17.6/100000。NASH的发病率取决于年龄,大多数发生在≥65岁患者身上,≥65岁患者发病率达80.1/100000,≥80岁患者发病率达127.1/100000。弥漫性脑萎缩,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使用频率增加,老年患者跌倒频率增加,都被认为是导致NASH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实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从保守到手术干预,尚无老年性NASH的最合适治疗方法。目前脑膜中动脉(MMA)栓塞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法,早期研究表明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除了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外,MMA栓塞术的益处来自于对硬膜下血肿的潜在病理生理学的靶向性干预(即切断供应硬膜下血肿的未成熟毛细血管),这可以减少硬膜下再出血和复发。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美国15个中心接受MMA栓塞术治疗NASH的老年患者队列,并描述该人群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相关结果于2020年9月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1月到2020年2月在15个中心进行MMA栓塞治疗的NASH患者数据库。研究对象是≥65岁患者,这些患者进一步分为两组:65-79岁(老年组)和≥80岁(高龄组)。回顾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共病、既往NASH史、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的使用、中线偏移、血肿的偏侧性、轴位成像上的最大血肿宽度和分隔的存在。同时记录治疗数据,包括栓塞成功率、NASH治疗指征、栓塞入路、麻醉类型、手术持续时间和使用的栓塞剂类型。术后6周和术后90天测量硬膜下血肿的最大宽度,随访结果分为恶化、改善、减少50%以上或100%减少,同时评估再治疗的必要性、不良事件和死亡率。
 
研究结果
共121名病人151个NASH(30例双侧手术)接受了MMA栓塞治疗,70例老年患者共接受87次栓塞术(17例双侧栓塞),51例高龄患者共进行64次栓塞(13例双侧栓塞)(表1)。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72.3岁和85.2岁(p<0.005)。共病情况相似,高血压最常见,其次是高脂血症、冠心病和糖尿病。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在老年组中更常见(69%比49%,p=0.03)。高龄组的初始最大硬膜下宽度显著大于老年组(16.2 vs 14.5mm,p=0.04),而中位偏移在老年组中显著更大(2.0 vs 0.82mm,p=0.006)。3/4的NASH患者存在硬膜下血肿分隔(表2)。

表1. 121例MMA栓塞术治疗NASH的患者基线数据

表2. 121例MMA栓塞治疗NASH的临床及影像学因素分析

151例MMA栓塞术,148例成功,3例失败发生在老年组(表3)。老年组和高龄组分别有46%(40/87)和61%(39/64)患者接受了前期治疗。老年组中,主要是开颅手术(50%,16/32)或钻孔引流术(47%,15/32)。在高龄组中,开颅手术6例(29%),钻孔11例。预防性治疗在老年组和高龄组分别为15%(13/87)和6%(4/64)。

每组80%以上采用经股动脉途径,两组约有1/2病例使用全麻(表3)。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几乎相同,没有显著差异。两组栓塞剂的选择相似,最常见的是颗粒加弹簧圈(老年组51%,高龄组44%)。近2/3病例使用栓塞微粒(Merit Medical),最常见的是100-300µm或300-500µm范围;而其余1/3使用聚乙烯醇颗粒,在150-250-µm范围或250-355-µm范围。在液体栓塞中,90%的病例使用Onyx。

表3. 121例MMA栓塞术治疗NASH的治疗信息


在6周随访中,硬膜下血肿最大宽度在组间无显著差异(老年组和高龄组为10.9 mm vs 9.31mm,p=0.28)(表4)。在90天随访中,两组之间的NASH宽度相似(4.66 vs 6.13mm,p=0.22)。在6周随访中,高龄组的血肿宽度明显减少(p=0.002)。在6周的随访中,大多数患者的NASH改善;老年组和中老年组NASH稳定或改善率分别为91%(73/80)和98%(57/58)。同样,在大多数老年人(61%)和高龄老年人(64%)中观察到>50%的改善,而两组分别观察到24%和17%的完全缓解,典型病例见图1。NASH恶化较少见(老年组和高龄组分别为8.8%和1.7%)。

表4. 121例接受MMA栓塞术治疗NASH的疗效分析
 
图1. 左侧NASH采用MMA栓塞治疗的病例。67岁女性患者,因肺栓塞服用香豆素类治疗,出现头痛。CT扫描轴位相(A)上,血肿厚度为11.0毫米。采用100-300µm栓塞微粒(Merit-Medical)对MMA的前、中支进行栓塞(B和C)。在90天的随访CT显示,NASH完全消失(D)。

不良事件很少,老年组(1例迟发性癫痫和1例迟发性脑梗)发生率为2.3%(2/87),高龄组(失语1例)为1.6%(1/64)。两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需求无明显差异,即MMA栓塞术后钻孔或术后症状恶化,老年组和高龄组分别为4.6%(4/87)和7.8%(5/64)。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老年组为8.6%(6/70),高龄组为3.9%(2/51)(p=0.31)。3例患者(2.5%)在MMA栓塞术后24小时内死亡,其中1例因远离硬膜下血肿的小脑血肿死亡,其余5例患者死亡(4.1%)发生在术后2~6周,均与潜在肿瘤疾病发展或家属放弃治疗有关。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脑膜中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