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精准神经外科基本的技术平台支持,神经导航系统能够在尽量减少对神经组织造成医源性损伤和干扰的情况下,辅助术者最大限度切除病灶,达到最佳疗效。本期美敦力e智学院线上讲座,邀请到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黄国栋教授带来专题讲座:神经导航在精准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与全国神经外科同道在线交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经验,促进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以造福更多的患者。
黄教授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的神经外科发展历程,其中,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尤其立体定向技术的出现和进展,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进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改变了神经外科诊断手段有限、病灶定位困难和切除程度判断落后的现状,使手术准确性提高至毫米级,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神经导航设备通常由计算机工作站、影像处理软件、位置传感器和无线式引导棒组成,通过已采集的影像资料如MRI或CT影像等,采用相应的定位装置如红外线或电磁导航,在术前对病灶进行精准的定位。而在术中,神经导航精度是核心问题,要注意术中组织位移和图像误差等可能造成的图像与真实解剖结构的差异,及神经导航空间定位仪的跟踪误差可能造成的导航探针位置误差。目前,神经导航常应用于:神经内镜融合导航下蛛网膜囊肿造瘘术、神经内镜导航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显微镜融合导航下颅底肿瘤切除术、显微镜融合导航下深部占位切除术、显微镜融合导航下近功能区占位切除术。通过在每一类应用范围中例举具体病例,黄教授详细讲解了神经导航在精准神经外科手术中手术计划制定、术中操作引导等各方面的应用经验和手术要点。最后,黄教授总结指出神经导航通过精确定位、完善手术策略在神经外科精准手术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帮助术者更熟练掌握解剖基础以提高显微手术技巧,保证了脑部病变的精准切除。并对术中如何减少脑移位,提供了自己的宝贵经验。
在互动环节中,黄国栋教授就观众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详细深入的回复:1. 国外很多患者都会先进行活检,这是由于理念不同,我们则对于深部的病变进行活检,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导航与立体定向、神经内镜、手术机器人等相结合,应用广泛,对实质性病灶都可以考虑活检,对血管性病灶则要慎重处理;2. 制定入路计划要避开重要功能区,导航中要结合MRA等影像避开重要的血管区域,操作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牵拉;3. 从血管病来看,以动脉瘤为例,动脉瘤位置比较恒定,颅底区域动脉瘤一般不需导航导航,在3-4级分支动脉的动脉瘤导航可以发挥引导定位作用,需要MR或CTA显像支持,对于部分磁共振或CTA显示不清的动脉瘤,需要进行DSA结合的导航,这部分功能的融合还有待发展。在其他脑血管病如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出血等方面的治疗中,神经导航还是能发挥很好的作用的;4. 神经导航作为精密仪器,移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冲撞,使用后一定要收纳和保护好各部分组件;5. 手术计划制定时一般还未发生脑漂移,通常是在术中切除过程中存在漂移,在此情况下,我们已经找到肿瘤,并能根据质地进行切除,因此脑漂移影响不大。其他要点在讲座中已有提及,主要是入路的选择和皮层移位的处理。对于颅底肿瘤,一般较少发生漂移。术中的CT、磁共振、B超等技术的使用也能一定程度上补充改善这一情况。


今天从个人体会上分享了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除了脊柱脊髓外各方面的应用,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在现代神经外科发展过程中,导航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技术进步,内镜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导航精准定位基础上的,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能够在神经外科多模态精准定位技术方面做更多工作。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章、视频、直播以及通过此内容使用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全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仅代表讲者本人或者该第三方的内容和观点,与美敦力公司的立场无关。本页面所载的内容、信息、评论仅供参考。如果您是一位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您应该通过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评估本页面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我们也建议在作出任何评价或治疗决定前请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并查阅其他参考资料。如任何个人或其他媒体、网站欲转载使用本页面所载文章、视频、直播以及通过本页面使用或连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任何文字、图片或音、视频的,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