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脑血管病大会2020(OCIN2020)于2020年10月22日全面开启线下四大会场,全国同道齐聚一堂,坐而论道。值此盛会,神介资讯特约记者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颖影副教授在会场对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杨鹏飞教授进行了专访。欢迎大家观看、阅读!
张颖影副教授:
今年东方会新增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论坛,是我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包括临床研究、创新论坛,作为主办方您是怎样考虑的?
杨鹏飞教授: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探讨我们今年东方会组织的一些初心。今年的东方会虽然受疫情影响,今年在刘主任召集我们开筹备会的时候,提出今年是东方会的20周年,一定要做出一些变化,在庆祝的同时也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要以一个新的起点来做这件事情。所以,首先我们会议的名字发生了一个细微的变化,更名为:东方脑血管病大会,希望能够涵盖脑血管病整体领域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当然,我们会议的DNA仍是坚持聚焦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围绕这个方向进行了扩大,最终实现了这样一个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基础上,涵盖了相应的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纳入了脑血管病相关的临床研究、创新、人工智能、基础培训等等一系列相关领域的全面设计,希望为所以脑血管病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
张颖影副教授:
这一次东方会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很多国产化的神经介入器械登上舞台,您在平时使用这些国产器械的过程当中有怎样的体会?
杨鹏飞教授:
咱们国产化的器械越来越多,在使用这些器械的时候感受到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都接近国际器械的水准,所以我们国产化器械现在总体上还处于follow的阶段,以做metoo的产品为主。我相信接下来我们要更多的聚焦在真正的创新上,做mebetter或firstinclass的产品。当然创新并不容易,需要临床医生、工程师和企业家共同努力,因此,这一次我们也特意做了产品创新论坛,慢慢为大家普及一些创新中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寻求合作,我想这也是国家目前一直鼓励的状态。我相信随着大家创新能力的增强、临床研究能力的增强,最终能通过规范的临床研究来证实我们发明的器械是better的。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产品创新,希望我们最终能够获得咱们mebetter的国产产品。
专家简介
杨鹏飞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助理,师从刘建民教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及常务委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