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笔者串讲了大宋王朝“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国策,并分析出宋朝的历史像极了烟雾病的演进史。
本回,笔者则透过史书中记载的皇帝们的病症,娓娓道来北宋皇室患有烟雾病家族史的缘由,以及导致北宋由“咸平之治”到“靖康之变”逐渐走向的灭亡过程。

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北宋皇帝们的概况。北宋时期,总共有九位皇帝。
*北宋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为47岁,其中哲宗赵煦年仅24岁。
太祖赵匡胤虽然提出了“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国策,但那主要是防止别的武将效仿自己夺权的方式,另外也吸取了唐代地方军阀实力太强,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的教训。在对下属将领们“杯酒释兵权”,强化中央集权后,他雄心勃勃希望能够统一中国,只可惜他仅仅活到了49岁。虽然历史上也有关于他弟弟赵光义谋朝篡位、烛光斧影的传说,但根据正史上记载,他应该是因脑出血暴病而亡。历史上的赵匡胤,懂一定的医术,自己会针灸,甚至还亲自帮弟弟赵光义TIA发作时做过治疗。他死后帝位传到了其弟赵光义的手里。他们其实还有一个弟弟,叫赵廷美,有精神症状。
太宗赵光义活到了59岁,并继承了太祖的遗志,希望能够统一中国。南方的吴越王本身希望追随中原的政权,已经主动归降。而对于北方,赵光义发动了两次征辽,试图夺取幽云十六州,都以失败告终。他的对手是辽国著名的女强人萧太后。赵光义年轻时就有TIA(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他的哥哥还曾帮他治疗过,史书上有明确的“不豫”记载。
太宗死后,帝位传到了真宗赵恒的手里,他是宋太宗赵匡义的第三个儿子。原本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宋真宗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出,他是无缘继承皇位的。但是大哥赵元佐有疯病(又一位有精神症状的病人)。二哥赵元僖原本深得太宗喜爱,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己亥日,赵元僖上早朝的时候坐在大殿中,忽然觉得身体不适,于是立即回府,宋太宗亲自前往探视,而赵元僖的病情已经突然加重,赵光义喊他的名字,还能勉强回话,不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从他的发病情况看,应该也是突发的脑血管病)。
因此宋真宗能继承帝位实属相对健康的原因。真宗继位之初,勤于政事,减免税赋,注重节俭。农耕、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咸平之治↑
景德元年,有钱可以打仗的真宗在当时宰相寇准的建议下亲征。但是在征辽过程中,他自己“不豫”——典型的TIA又发作了。在军事上明明占有优势的情况下,跟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这可能与他急于回京治病,怕重复二哥的命运有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劝学金句便出自真宗之口。他之所以被称作真宗,是因为他平素信奉道教,自称为真人,所以他的谥号是真宗。迷信来自于恐惧,而皇帝的恐惧则来自于自身的疾病。
↑澶渊之盟↑
仁宗赵祯是真宗的第六个儿子,13岁便继位,在他之前的真宗之子都夭折了。著名戏剧《狸猫换太子》里的太子说的就是他。作为独苗的他自己长成后,三个儿子也都早早夭折了。仁宗的人很好,品格高尚,这一朝名臣辈出,后人熟知的范仲淹、欧阳修、包拯都是这一朝的。包拯甚至可以当面跟仁宗争执,连唾沫星子喷到他脸上都不生气。最后当仁宗去世时,敌对国辽国的国王听说后都觉得悲哀。
仁宗是有确切的脑血管病发病记录的。症状包括手舞足蹈,口出涎水,语无伦次,胡言乱语等,有时这种症状要持续个把月才逐渐恢复。
接下来的英宗实际上是太宗的旁支重孙,因为仁宗没有自己的嫡系子孙,所以把他从小养在身边。英宗自身健康也一直是个大问题,只活到36岁,他有非常典型的脑血管病的表现,并有明确的阵发性精神症状,同时还伴有其他阵发性的神经系统症状。
英宗治理国家的能力是比较有限的,但是他很会用人,手下有司马光、文彦博等,因此整体上国家治理得还不错。其中广为人知的成绩就是命司马光设局修《资治通鉴》。可惜他36岁就去世了,帝位传给了他的长子神宗。
神宗20岁继位,在位18年,期间希望有所作为,但当时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并不理想,想要征辽,能力不够。王安石曾主持变法,可是也不是很成功。1084年秋,在一次宴会上,宋神宗突然开始抽搐,把酒杯都打翻了(癫痫可疑),但总体上还不是很严重,一直到1085年正月,宋神宗突然卧床不起,不能处理朝政。二月,宋神宗疾病日趋恶化,愈来愈严重。三省枢密院长官到内宫问疾时,宰相王珪请宋神宗早日立延安郡王赵煦为皇太子。此时宋神宗已经不能说话(失语),只是点头表示同意,不久病逝。
之后帝位又传到了哲宗赵煦手中,他是神宗的第六个儿子,9岁继位。哲宗在位时,屡次打败了西夏,迫使西夏求和。但也很可惜,哲宗只活到24岁就亡故了。
哲宗死后,又因没有儿子,帝位传到了他弟弟——神宗的第11个儿子——徽宗赵佶手中。徽宗天生是个艺术天才,绘画、书法都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准,相当于那个朝代的达芬奇。历史给他的评价是:“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也就是说样样都行,都做的很好,唯独做不好皇帝。《水浒传》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这混乱的一朝。
其实徽宗身体还算比较健康,但后期总是觉得自己身体状况不佳,对做皇帝也不感兴趣,对道教极为着迷,还自称道君皇帝,又加上当时与金国战事紧张,他就将帝位传位给了自己的长子——钦宗赵桓。
直到1127年时靖康之变,这两位皇帝被俘,北宋自此结束。(未完待续)
徐斌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教授
亚洲澳洲神经外科协会(AASNS)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席
亚洲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CNS)执委
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脑血管病诊疗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委员
意大利海外神经外科导师
多个国家级专业学会委员、多本国际杂志评审专家,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医疗及基础研究,尤其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及烟雾病的血管吻合手术,已完成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近80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