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发布 | 2384阅读

【热门专题汇】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及相关技术应用荟萃

脑医专题汇

达人收藏

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CM)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CM的20%,绝大多数出现在桥脑。由于位置特殊、与周围的功能结构毗邻,这些病灶更可能出现症状。
显微手术切除脑干CM时,脑干复杂的关键解剖与相关的神经血管结构使重要的神经功能面临风险。考虑是否手术,要进行复杂的决策。手术治疗前,须权衡病灶的自然史与手术在避免将来出血风险以及可能缓解已存在功能障碍方面的风险/获益。


d1c4b34359d8848fcb2646cdca8bad1.png




01


显微手术的指征

遗憾的是,CM的自然史还不十分清楚。文献中关于出血频率与将来再出血风险的数据模棱两可。报道的出血率为1.2%-6.5%/人/年,而再出血率为2.7%-60%/人/年。


一项近期的研究显示,手术前的出血率为4.6%/人/年,再出血率为35%/人/年。已报道出血率的巨大差异,归咎于研究设计的不同(前瞻性还是回顾性)、出血定义的不同(临床上还是影像上)、关于病灶病因学假设的不一致(先天性还是新发性)。


虽然确切的再出血率不明确,但首次出血后的再出血风险增加是明确的。两项研究回顾了脑干CM的再出血时间。Wang等发现,46%的患者在6个月内再出血。Barker等报道,首次出血后的前两年内,每个月的再出血率为2%。因此,如果显微手术可及,症状性脑干CM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降低再出血风险。而对于相对难以到达的病灶,患者的功能障碍应大于手术风险时才考虑手术。


部位深在与无症状的脑干CM是否手术,仍有一些争议。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建议对无症状或相对难以到达的CM患者进行观察。Klopfenstein等认为,只要符合表1中的四个标准之一就考虑切除。



更多详情内容请查看: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策略与技巧 | The Neurosurgical Atlas全文翻译


02


相关应用

1.吴波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


2.惠旭辉教授:脑干海绵状血管的手术治疗


3.孟国路教授:耳前颞下入路(改良岩前入路)——病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

耳前颞下入路(改良岩前入路)——病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jpg

点击查看文章


4.步星耀教授团队: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手术病例分享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手术病例分享.jpg

点击查看文章


5.浙二神外周刊: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斜坡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斜坡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一例.jpg

点击查看文章


6.浙二神外周刊:伴发静脉畸形的复杂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22.jpg

点击查看文章


03


拓展阅读

1.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手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jpg

点击查看文章


2.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效果分析

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手术效果分析(1).jpg

点击查看文章


3.DTI应用于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术

DTI应用于.jpg

点击查看文章


4.脑干手术的安全区、手术入路和新技术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伴出血手术病例分享.jpg

点击查看文章


5.中脑CM的地形图分类和手术疗效

和手术疗效.jpg

点击查看文章


以上就是本期专题汇整理的全部内容啦


如果您对专题汇的选题或者内容有任何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说不定下期专题就是您留言提出的!我们还特别为留言被选中的幸运用户准备了一份小奖品,期待您的参与 !


联系微信:shenwaixiaozhuli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