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发布 | 1189阅读

新型可调节直径Tigertriever取栓装置的临床应用:瑞士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Xiaoye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来自瑞士阿劳州立医院神经放射科的Philipp Gruber等人开展了此项研究,旨在评估Tigertriever装置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结果发表在2020年07月的《Interv Neuroradiol》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Gruber P, et al. Interv Neuroradiol. 2020 Jul 27:1591019920946499. doi: 10.1177/1591019920946499.】
 
研究背景
Tigertriever是由Rapid Medical公司新研发的一款全程可视可回收取栓支架,其创先点在于术者可通过操作柄上的滑块调节支架头端的直径从而更好的适应闭塞血管。迄今为止,关于该器械的临床数据很少。为此,来自瑞士阿劳州立医院神经放射科的Philipp Gruber等人开展了此项研究,旨在评估Tigertriever装置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结果发表在2020年07月的《Interv Neuroradiol》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使用Tigertriever作为一线治疗装置,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瑞士三家综合卒中中心对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所致AIS患者进行了该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多中心登记研究。纳入发病前mRS评分≤1分的LVO导致AIS且入院时NIHSS评分≥2分且年龄≥18岁接受Tigertriever取栓支架治疗的患者。排除颅内出血、血管极度迂曲及预期寿命不足6个月的患者。结局指标为使用扩展脑梗死溶栓量表(extend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eTICI)评估的成功再灌注,首次通过后成功再通定义为eTICI 3级。采用mRS评分评估90天时的功能结局。安全性终点包括90天随访期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和死亡率。结果提示,该研究共纳入30例AIS患者接受新的Tigertriever装置治疗,中位年龄为72.5岁(IQR:64-79),女性患者为50%,入院时中位NIHSS评分为11分(IQR:6-13),中位ASPECTS评分为9分(IQR:7-10)。纳入研究患者的基线特征详见表1。
 
表1. 临床和技术基线特征 

首过效应为24%(n=7)。在94%的病例中实现了良好的最终再灌注(eTICI 2b/2c/3),中位通过次数为1次(IQR:1-2),在20%(n=6)的病例中使用补救装置(其中4例为ERIC回收装置,1例为TREVO回收装置,1例为SOFIA 5 PLUS),除了在使用另一件装置进行补救操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例症状性颅内出血外,不存在与使用中的器械相关的短期或长期后遗症。在90天时中位mRS评分为1分(IQR:1-2),83%的病例在3个月时达到mRS评分≤2分。共有3例患者于随访期间死亡,均与器械使用无关。
 
表2. 结局指标和安全性终点

研究结论
最后,该登记研究证实了Tigertriever用于LVO所致AIS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且该装置具有较高的再通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