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3岁,癫痫发作入院,服用4种抗癫痫药物,每天发作10余次(家属是医学院的职工,很认真),头颅MR:中央前回病变。手术有可能造成病人瘫痪,不手术癫痫发作太频繁,病人也没法正常生存。
患者家属给了我信心,信任我们的手术技巧,我们采用导航定位,术中稍有偏差,第一次术后磁共振显示病变仍有部分残留。
面对这种结果,我心里十分难受,我觉的 不能欺骗病人,如果病变切除不干净,可能癫痫控制仍会不理想(虽然术后没有癫痫发作),如果过一段时间再手术,由于病变正好在功能区,脑膜粘连,再次手术很容易造成功能障碍,因此,和家属坦诚(大医精诚中的诚很重要)交代后,感谢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在周六更新导航后,再次手术,手术很顺利,在静脉的下方再次切除肿瘤。
病人术后短暂左侧肢体偏瘫,出院时已经能自己走路,术后3月随访,已经基本正常,不仔细看,看不出来走路稍不正常。脚趾可以活动,手指活动正常。癫痫用单药控制,无癫痫发作。
这个病例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个病例:
第一次手术2013年年初,术后复查肿瘤基本没有切除,切除位置在肿瘤后方,我估计是术中遇到辅助运动区,病人瘫痪,所以手术就终止了。病人短暂瘫痪后恢复。
虽然术后病理是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属于良性肿瘤,但是鉴于病人术后磁共振情况,我怀疑病理的确切性(就如在森林拔了一根草,不能说是草原)。术后病人一直找我随访,病变逐渐增大,我建议他再次手术,一直犹豫,我外出帮带期间,他选择了再次手术,这次手术切除范围很大,但是内侧真正的肿瘤还是没有切除干净,我估计是遇到了静脉,内侧深部不能达到。病理:少突星形细胞瘤。病人短暂瘫痪失语后恢复。
我回来后,病人一直随访,病变逐渐增大,我多次建议手术,病人都很犹豫,最后下定决心手术,术中脑膜粘连很紧密,显微镜下边监测运动和语言功能,边打开硬脑膜,还是对运动区皮质有部分损伤,病人出现右手活动差,我只好边切除,边电刺激,直至达中央前回前方。术后复查显示切除理想。术后短暂瘫痪失语,术后1月基本恢复正常。
对待病人,我们需要更多的真诚,我们把医学的困境告诉病人,病人理解我们,我们全力以赴,为病人服务。我相信多数医生会选择保护自己,尽职尽责和尽心尽力就显出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