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患者女,54岁,SAH 5d;H&H Ⅱ级,左侧后交通动脉分叶形动脉瘤,并左侧胚胎大脑后动脉。
无头端EP 4.5x22 部分置入后交通动脉,Echelon 10 双微管塑形分别指向动脉瘤的两个分叶;交替填塞失败;EP 支架大部分释放并推挤成7形保护瘤颈;分别交替填入 target 3d 4x10、3d 3x6、3d 3x8、3d 2x6、2d 2x4;最后释放支架。
术中替罗非班0.2mg,24h,术后氯吡格雷75mg qd 三个月、+阿司匹林 100mg qd 六个月。
病例2
患者女,70岁,SAH 7d;H&H Ⅲ级,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Raber18进入M2上干,Prowler SELECT PLUS 进M2下干,Echelon 10 微导管到位;EP 4.5x22支架半释放并推挤保护M2,Axium 3d 4x12、4x10、3x8、3x6,2d 24;释放支架;上干置入导丝,撤 Raber18,造影上干通畅,撤微导丝。
术前2h氯吡格雷150mg,术后氯吡格雷75mg,qd 三个月。
病例3
Echelon 10 塑形:J形偏右;Axium 3d 4x12、Target 3d 3x8 2d 2x3,置入 EP 4.5x14 支架摆尾释放,Target 1.5x3。
术中替罗非班0.2mg,24h,术后氯吡格雷75mg qd 三个月、+阿司匹林 100mg qd 六个月。
病例4
Echelon 10 塑形:C形头端偏右;EP 4.5x14支架半释放,因近端载动脉瘤狭窄只能一点点尝试推挤,Comsmos 3d 2.5x4 Hyper Soft 2d 2x4、1.5x3。术中替罗非班0.2mg,24h, 术后术后氯吡格雷75mg qd 三个月。
作者简介
钟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副主任医师,重症组组长,脑脊髓血管病二组组长。
现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第一届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督导专家,中国卒中大会学术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及康复照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广西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美国神经介入(JNIS)杂志中文版编委,神经介入资讯编委。主持了省级两项科研课题:广西科技厅青年基金《脑脊液循环的动力学研究》、广西科技厅自然基金《超早期支架辅助治疗破裂性宽颈颅内动脉瘤研究》,先后参加国家九五~十三五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参与省级科研课题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奖两项、三等奖两项。获广西区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广西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