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2日发布 | 1806阅读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的上市后分析

孙博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达人收藏

先前已有研究证明,使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是可行且安全的,但尚没有相关上市后分析。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Jan-Karl Burkhardt等人开展了本研究,旨在评估该支架在美国上市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结果已发表于2020年5月刊《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摘自文章章节

【REF: Burkhardt JK,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20 Jun;41(6):1037-1042. doi: 10.3174/ajnr.A6581.】

研究背景

最近FDA批准的Neuroform Atlas(Stryker)支架是一种应用于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新型支架。Neuroform Atlas支架用于治疗宽颈动脉瘤和位于前循环血管分叉处的动脉瘤,其目的是通过在小直径载瘤血管中的应用进一步改善动脉瘤的栓塞。FDA允许的应用指征为18岁及以上患有颅内宽颈囊性动脉瘤以及起源于直径在2.0mm和4.5mm之间的载瘤动脉的颅内囊性动脉瘤患者。该支架可通过标准的0.017英寸导管置入,从而使手术比以往支架更简单安全。先前已有研究证明,使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是可行且安全的,但尚没有相关上市后分析。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Jan-Karl Burkhardt等人开展了本研究,旨在评估该支架在美国上市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结果已发表于2020年5月刊《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包括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既FDA人道主义器械豁免批准后,所有参与中心使用Neuroform Atlas支架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如果动脉瘤颈宽足够,或者术者认为使用Atlas支架合适,则纳入研究。此外,还有部分属于标签外使用的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也包括在此研究中。在各中心收集以下信息并分析:患者基线数据、动脉瘤和载瘤动脉特征、抗血小板方案及血小板功能测试结果、Atlas支架的手术细节等。根据术后即刻和最终随访时的影像学材料、mRS评分、NIHSS评分等收集并发症和预后数据。此外,还在PubMed上搜索了所有使用Atlas支架辅助颅内动脉栓塞的病例,并将提供的数据与此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

共有11个中心128名患者接受了使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基线数据见表1。患者平均年龄62岁,女性患者91人(71.1%)。35例(27.3%)为有多发性动脉瘤,21例16.4%有动脉瘤家族史。未破裂动脉瘤111例(86.7%),有9名患者在治疗前两周前曾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8名患者治疗前两周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多数动脉瘤<7mm n=98,76.6%,瘤颈中位数为3.9mm,平均瘤顶与瘤颈比率为1.6。宽颈动脉瘤103例(80.5%),63例49.2%的动脉瘤顶与瘤颈比<2且瘤颈>4mm。最常见的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n=37,28.9%,其次是前交通动脉瘤n=35,27.3%和大脑中动脉瘤14.8%,n=19。98例(76.6%)瘤颈较大并由术者决定使用Atlas支架。大多数病例仅使用1个支架92.2%,n=118。使用的最多的是3mm支架,包括3*21mm25%,n=32,3*24mm25.9%,n=33,和3*15mm18%,n=23。术前86名(67.2%)患者进行了血小板功能检测,药物方案多为325mg阿司匹林,加75mg氯吡格雷,术前服用5-7天。


表1. 基线数据
 
6例4.7%发生了技术并发症,包括支架放置失败3例、支架放置后无法栓塞动脉瘤,需要置入血流导向装置1例、支架放置后支架移位1例、弹簧圈通过支架脱出1例。6例患者4.7%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并接受了动脉内溶栓治疗。以上6例患者中3例术后无症状,且6名患者在手术前均每天服用325mg阿司匹林和75mg氯吡格雷,并且血小板功能检测显示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此外,还有2例1.6%发生出血并发症,1例在置入支架后的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出血,并通过填塞额外的弹簧圈控制了动脉瘤破裂。另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间,该患者在治疗破裂胼周动脉瘤后的第30天发生了动脉瘤再次破裂,并接受了再次栓塞治疗。在载瘤动脉直径较小<1.5mm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23例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支架移位并发症。此外,与Pubmed检索到的相关研究报道的并发症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既往研究报道的临床并发症比较

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显示43.9%的患者RROC分级为I级、39.0%的患者为II级,在最终随访中I级和II级的患者则分别为76.3%和13.2%。最终随访中96.9%患者预后良好,mRS为0-2。术后即刻RROC分级与动脉瘤位置和动脉瘤破裂状态相关,但与动脉瘤尺寸及是否为宽颈动脉瘤无关。术后即刻RROC分级相关见图1。


 图1. 术后即刻RROC分级,按动脉瘤位置比较A-B,按动脉瘤破裂状态比较C-D

研究结论

Neuroform Atlas支架应用于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具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