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4日发布 | 1419阅读

深部与脑叶出血在癫痫发作、过度兴奋状态以及临床预后上的差异

李磊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杜倬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和神经重症监护室的Zubeda B. Sheikh等开展研究,比较脑叶与深部实质内出血之间在有脑电图记录的癫痫发作、过度兴奋状况和临床预后的差异;并确定丘脑受累患者的癫痫发作风险,结果发表在2020年6月的《Crit Care Med》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Sheikh ZB, et al. Crit Care Med. 2020 Jun;48(6):e505-e513. doi: 10.1097/CCM.0000000000004317.】


研究背景



目前文献资料表明,脑叶脑实质出血与深部脑实质出血患者的发生率分别在23%–34%与11%–21%之间。但是研究未明确指出是否具有严格意义的皮质下出血,或包括蛛网膜下腔和硬膜下延伸出血;同时也无丘脑实质性出血的脑电记录癫痫发作和过度兴奋状态的数据。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和神经重症监护室的Zubeda B. Sheikh等开展研究,比较脑叶与深部实质内出血之间在有脑电图记录的癫痫发作、过度兴奋状况和临床预后的差异;并确定丘脑受累患者的癫痫发作风险,结果发表在2020年6月的《Crit Care Med》在线。


研究方法



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连续进行脑电图检查的非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的128例成人患者的有关数据。研究者根据初始脑电图检查时的头部CT扫描,将脑实质内出血患者分为两组:①88例深部脑出血组,即脑出血未向岛叶、蛛网膜下腔和硬膜下延伸;主要累及皮质下结构如基底节、内囊、丘脑和外囊等部位;②40例脑叶脑实质内出血组,即血肿累及脑叶皮质的白质和灰质。统计学分析方法有,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类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连续变量。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确定脑叶实质内出血的脑电图癫痫发作、过度兴奋状态和预后不良。所谓脑电图癫痫指脑电图上记录到癫痫发作,伴或不伴临床相关症状;过度兴奋状态,包括周期性放电、棘波复合波、除全身性发作以外的任何节律性δ波;临床预后不良指GOS评分1-2分(GOS评分3-5分为预后良好)。


研究结果



深部脑出血组与脑叶出血组的脑电图记录结果显示,17%脑叶出血患者和5%深部脑出血患者出现脑电图癫痫发作,两组脑电图癫痫发作频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9)。脑叶出血组患者的过度兴奋状态比深部脑出血组常见(44.3%:17.5%;p=0.005)。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叶出血组患者的单侧节律性δ活动可预测脑电图癫痫发作(OR=6.24;95% CI,1.49-26.08;p=0.012);岛叶受累可预测过度兴奋状态(OR=4.88;95% CI,1.36-17.57;p=0.015);昏迷、颞叶受累、脑实质内出血体积>30mL和脑电图癫痫发作提示预后不良。丘脑受累不影响两组患者的脑电图癫痫发作或过度兴奋状态的风险。


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①脑叶出血组患者常见脑电图癫痫发作。②过度兴奋状态发生率脑叶出血组高于深部脑出血组。③脑叶出血组中,偏侧节律性δ活动可预测脑电图癫痫发作,岛叶受累可预测过度兴奋状态;昏迷、颞叶受累、血肿体积较大和脑电图癫痫发作预示脑叶出血患者的预后不良。④除去骨瓣减压者外,深部脑出血患者发生脑电图癫痫发作的风险较小;累及皮质的脑叶出血患者脑电图癫痫发作和过度兴奋状态的风险显著较高。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