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7日发布 | 495阅读

经口机器人手术联合超声骨刀整块切除C2脊索瘤

李信晓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神经外科的Dmitriy Petrov等报道1例运用TORS技术结合超声骨刀整块切除颈椎脊索瘤的病例;病案发表于2019年3月的《J Neurosurg Spine》在线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Petrov D, et al. J Neurosurg Spine. 2019 Mar 1:1-6. doi: 10.3171/2018.11.SPINE181162.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脊索瘤(Chordoma)是一类罕见的侵袭性肿瘤,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好发于斜坡和骶骨;6%的脊索瘤累及颈椎。脊索瘤属低级别且生长缓慢,但其对周围结构具有侵袭性和破坏性,切除不完全则增高复发率。因此,外科治疗倾向于肿瘤整块切除,并辅助放疗,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传统手术入路难以实现整块切除,并且创伤较大。经口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已成功运用于切除涉及口咽和咽旁结构的病灶。超声骨刀体积小、导热系数低,不损伤软组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神经外科的Dmitriy Petrov等报道1例运用TORS技术结合超声骨刀整块切除颈椎脊索瘤的病例;病案发表于2019年3月的《J Neurosurg Spine》在线上。


研究方法



男性,27岁患者。因交通事故伤行颈椎CT扫描偶然发现C2椎体后侧一直径2.2cm的病灶。MRI检查提示病灶导致C2椎体破坏并侵犯齿状突,未侵袭硬脊膜;在外院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符合脊索瘤病理学特征(图1)。入院后经神经外科、耳鼻喉科、肿瘤科和放疗科MDT讨论,确定先采用颈椎后路切除C1-3椎板和部分椎体,然后再经口机器人手术结合超声骨刀整块切除病灶,术后辅助放疗。


图1. 术前影像学检查。A.颈椎CT轴位扫描示C2溶骨性病灶,侵犯椎管。B.颈椎MRI-T1加权轴位增强成像示C2椎体后部病灶不均匀强化。C.MRI-T2加权矢状位成像示C2椎体后部脊索瘤,未见硬脊膜侵犯。D.导航引导下肿瘤活检。


手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阶段为颈椎后路C1-3椎板和部分椎体切开术(图2)。第二阶段由耳鼻喉科医师运用TORS技术颈椎前路结合Sonopet超声骨刀整块切除C2脊索瘤(图3)。最后行颈椎融合术。


图2. A.第1阶段术后CT显示椎板和部分椎体切除。B.第2阶段术中照片示C2椎板切除后脊髓的后面观。C.运用TORS技术暴露C2椎体上部和C2占位,未切除C2椎体和齿状突时的前面观。D.脊索瘤整块切除后的C2照片,在C1和C3侧块植入螺钉以及C2峡部处植入螺钉一枚。


图3. 运用TORS技术进行颈椎前路手术示意图。运用Sonopet超声骨刀整块切除C2脊索瘤(右上),行枕骨至C2的融合术(右下)。


研究结果



术后影像学显示病灶完整切除,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脊索瘤。患者术后出现伤口口腔菌群感染,行伤口探查清创并使用抗生素10周后痊愈。术后7个月,患者恢复工作。手术后15个月复查MRI,未见明显的病灶。该病例运用经口机器人手术结合Sonopet超声骨刀整块切除颈椎脊索瘤,最大程度降低术后的肿瘤复发风险,并可避免术后放疗,值得推广应用于该区脊索瘤的治疗。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