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发布 | 4135阅读

【“医带医路”周年庆】天津市环湖医院胶质瘤MDT团队专访

周竹

/

达人收藏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2019年,默沙东联合全国胶质瘤MDT中心正式启动“医带医路”MDT多学科交流项目,推动东西交流,南北互融,持续推动中国脑胶质瘤多学科学术交流。2020年,正值“医带医路”项目启动一周年,神外资讯有幸邀请到天津市环湖医院胶质瘤MDT团队接受专访。











专家寄语



姜炜  放疗科


天津市环湖医院放疗科、高压氧科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放疗学组主委


胶质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近年来,临床医生对胶质瘤的认识不仅局限于组织学水平,对其分子水平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同时治疗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手术新技术,放疗新技术,化疗药物多样化,肿瘤电场治疗等)。各种不同的影像手段也为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后评估提供依据。如何将现有诊疗手段有计划,合理地应用于不同胶质瘤个体上,多学科团队(MDT)的通力合作是必然选择。我院自建立MDT诊疗团队(胶质瘤中心)近10年来,整合神经外科,放化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学科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网状服务,在提高患者疗效、诊疗依从性,以及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MDT提高了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增加团队成员的学习,在学科建设及医生/科室/医院的诊疗及科研水平上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定期的MDT讨论,将初治及治疗过程中的疑难病例进行汇报,各团队成员集思广益为初治患者指定个体化方案,并对疑难病进行方案调整,提高了诊疗效果及效率。团队成员间即时沟通机制也提高了个体化诊治的效率。在此我们愿意与广大同道进行临床技术及学术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以提高自身水平。




天津市环湖医院胶质瘤MDT团队



天津市环湖医院是国内以神经外科为特色的专科医院,每年脑肿瘤标本量近千例,其中胶质瘤近400例,拥有国内领先的胶质瘤年手术量,并且建立了国内质量与数量领先水平的脑肿瘤病理组织库,截至目前收集样本超过10000例,在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有数个项目完成或进行中。环湖医院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网状医疗服务,建立特色专家团队,开展胶质瘤MDT门诊,对肿瘤精细化分工,开展内镜外科,微创外科等,手术、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争取在胶质瘤的治疗上取得一定的突破性进展。



2019年,天津环湖医院MDT团队荣获领星精准医疗神经肿瘤MDT案例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天津市环湖医院胶质瘤MDT团队
主要专家

姜炜教授 放疗科

王焕宇教授 神经外科

王政教授 放疗

张学斌教授 病理科



名家专访




放疗科 姜炜教授



天津市环湖医院姜炜教授采访


神外资讯
姜教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天津市环湖医院在胶质瘤治疗方面的一些特色的经验吗?
姜炜教授:

天津市环湖医院胶质瘤诊疗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主要负责脑胶质瘤的诊疗工作,MDT模式是脑胶质瘤中心的核心模式,至今已运行了9年时间。经过几年的摸索,我认为MDT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各学科临床工作都非常繁忙,要求所有人到齐开会这种模式效率并不高,因此我们逐渐改变模式,灵活的应用各类通讯工具,使疾病诊疗各个步骤中相关科室保持沟通,如放疗科需要做放疗计划时,仅和神经外科及影像科医生沟通好肿瘤切除和可能残留的位置即可。同时,我们定期再会把有代表性的病例集中起来,做好总结,供所有成员讨论交流,我认为这种模式效率可能会更高。另外,多学科MDT在某一个阶段一定要以某一个学科为主,其他学科是帮助该学科完成这一阶段诊疗任务的,如进行放射治疗时,神经外科、病理科及影像科是给放疗科起辅助作用的。这样分清主次,能够使诊疗工作更有效有序的进行。我们MDT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获益,无论是哪一阶段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胶质瘤诊疗中心才能运作得更好,才能帮助我们把胶质瘤诊疗做得更好,能让患者更多的获益。


神外资讯

胶质瘤是目前世界上最为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透过血脑屏障去治疗胶质瘤是我们世界都待攻克的难题,目前为止依然只有替莫唑胺成为治疗的不二之选。您认为替莫唑胺在胶质瘤治疗的探索中地位如何?

姜炜教授:
随着靶向药物治疗、电场治疗等新疗法的出现,近年来胶质瘤的治疗有所进步,但是替莫唑胺仍是最重要的一个药物和治疗选择,几乎所有的胶质瘤患者都离不开它,是胶质瘤最基础的治疗方案。即使在替莫唑胺不敏感的情况下,也是在替莫唑胺的基础上,增加其他药物或疗法。近年来,在神经系统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中,还没有一种药物的血脑屏障通过率能够超过替莫唑胺。与传统烷化剂相比,替莫唑胺的毒副作用非常低,绝大部分患者耐受良好,因此药物依从性也非常好,可以长周期使用,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个别不良反应也都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加以避免。替莫唑胺96年上市至今已有20多年,是非常好的胶质瘤化疗药物。非常不幸的是目前的新药研发并没有获得很好的突破,新疗法中也仅有电场治疗取得不错的疗效。因此,我认为胶质瘤治疗水平、治疗效果的提高有赖于创新疗法的研发,更有赖于把传统治疗手段用好,只有把传统治疗手段应用细致和扎实,每一种手段紧密完美的结合起来,再加上创新疗法,才能使整个胶质瘤的诊疗水平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神经外科 王焕宇教授



神外资讯
神经外科是天津市环湖医院的特色科室,2011年就获批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获得全国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资格。请王教授介绍一下贵院神经外科当前的学科建设情况?

王焕宇教授:

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床位540余张,并配属显微神经外科解剖实验室、颅底内镜解剖实验室。目前,神经外科分为八个神经外科亚专业:神经肿瘤、创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脊柱、颅底及内镜、疼痛。胶质瘤年手术量约400余台,手术多以多模态辅助模式进行,术前神经导航(辅以DTI纤维束重建)、术中B超及黄荧光引导等技术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术中唤醒麻醉结合皮层点刺激技术(DES)及术中脑电波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为脑功能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在胶质瘤的综合治疗中,与病理科、放疗科等兄弟科室紧密配合,以MDT小组形式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使胶质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获得了满意的成果。目前我们开展了脑胶质瘤的功能切除研究、胶质瘤基因特征与临床特征的分析研究等,并积极参与国内外多项脑胶质瘤相关临床研究。



放疗科 王政教授



神外资讯
放射治疗是胶质瘤治疗中的必要手段,与手术治疗和化疗及其他疗法的配合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请问王教授,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么?哪些重要因素会为放疗策略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王政教授:

临床工作中,针对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会定制不同的放疗策略。主要差别在于靶区定义、处方剂量、分割模式以及与化疗药物的配合。对于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IV级)患者来说,大家非常熟悉的Stupp方案仍是首选。对于,低级别胶质瘤(WHO I-II级)患者来说,目前主要推荐根据RTOG标准(肿瘤切除程度以及年龄)以及EORTC标准(术前肿瘤最大径、是否跨中线、是否伴有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等)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放疗方案。如今,胶质瘤的诊断已全面进入分子病理时代,因此在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时,一定要注意与预后密切相关基因(如IDH、EGFR、TERT、H3K27M、1p/19q、CDKN2A/B等)的改变,通过准确的风险分层后,选择更为合理的放疗策略,实现患者最大程度的获益。



病理科 张学斌教授



神外资讯
病理科、麻醉科医生常被我们称为“幕后英雄”,请问张教授,您怎么看待病理科在胶质瘤MDT诊疗中的作用和意义?
张学斌教授:

我认为病理科在MDT中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神经外科手术获取的肿瘤样本会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检验,以确定肿瘤性质、类别、级别等。对于神经胶质瘤而言,根据WHO 2016年的标准,在进行神经胶质瘤病理诊断时,必须要有分子病理的依据,这就要求一份合格的神经胶质瘤的病理诊断报告包括组织学诊断、WHO级别、相应的分子诊断。我们病理科出具的最终病理诊断报告都是以组织学诊断为基础、有明确的级别、辅以分子病理诊断的综合报告。经过几年来我们MDT团队的探索,我觉得MDT模式对胶质瘤诊疗起到了巨大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各个科室“各自为政”的治疗模式,MDT团队讨论得出的治疗方案往往更具个性化,更为精准,这不仅仅体现在后期患者的病例诊断,放化疗治疗策略方面,更体现在是前期手术方案的制定上。经过我们MDT模式诊疗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部分目前公认恶性度非常高的胶质瘤(如H3K27M突变型中线胶质瘤等),经过我们的诊疗,也有着的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生存期远超文献报道。



END


本文章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观看


版权声明


神外资讯APP所发表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的版权均为主办方/原作者及神外资讯所有,未经神外资讯明确授权,任何人不得以改编、裁切、复制、转载、摘编、录制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盗取任何内容。经神外资讯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请注明来源:神外资讯。如有违反,神外资讯将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神外资讯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本号发表的作品。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