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市国立脑心血管中心神经外科的Jiwook Ryu等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临床特征MMD患者间PA形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结果发表在2020年4月的《Acta Neurochirurgica》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Ryu J, et al. Acta Neurochir (Wien). 2020 Jun;162(6):1333-1339. doi: 10.1007/s00701-020-04354-1. Epub 2020 Apr 30.】
研究背景
脑室周围血管吻合(periventricular anastomosis,PA)是一类在脑血管造影中不常见的血管变异表现,指起源于豆纹动脉(LSA)、丘脑动脉(THA)和脉络膜动脉(ChA)的侧支血管在脑室周围区与髓质动脉形成吻合。异常的侧支吻合,特别是与脉络膜动脉的侧支吻合,增加烟雾病(MMD)的出血风险。有研究指出,儿童与成人MMD的PA模式存在差异,同时成人缺血性烟雾病与出血性烟雾病之间也存在差异,但目前缺乏对不同烟雾病亚组间的比较研究。日本大阪市国立脑心血管中心神经外科的Jiwook Ryu等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临床特征MMD患者间PA形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结果发表在2020年4月的《Acta Neurochirurgica》在线。
研究方法
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作者所在临床中心从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接受脑血管重建术的132例MMD患者,含232个病变半球。根据诊断时年龄<16岁的儿童与≥16岁的成人以及临床上缺血性或出血性表现,分为三组:①儿童缺血性组(CI):44例患者,含79个病变半球;平均年龄为8.7±3.3岁,女性占50%;②成人缺血性组(AI):55例患者,含95个病变半球;平均年龄为40.8±11.7岁,女性占65.5%;③成人出血性组(AH):33例患者,含58个病变半球;平均年龄为42.6±10.0岁,女性占84.8%。缺血性表现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DSA造影结果,评估侧支血管,包括豆纹动脉、丘脑动脉、脉络膜动脉、脉络膜前动脉、脉络膜后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等侧支吻合形成的情况。PA评分为患者LSA、THA和ChA各评分之和,范围为0-6分(图1)。大脑后动脉受累指同侧PCA的P1至P3节段闭塞或>50%的狭窄。
图1. 评估各侧支血管在脑室周围吻合分级系统。每组侧支血管分级为0-2。0级定义为动脉无扩张或延伸;1级定义为介于0级和2级之间;2级定义为有明显的动脉扩张和延伸。LSA吻合阳性(LSA侧支吻合2级)指LSA与侧脑室额角或侧脑室体周围的髓质动脉之间有侧支形成。THA吻合阳性(THA侧支吻合2级)指丘脑或丘脑穿动脉与PChA以外的髓质动脉之间有侧支形成。AChA/PChA侧支吻合分级为2级,即ChA吻合阳性,指侧脑室体部或三角区外侧的动脉与脉络膜动脉之间有侧支形成。PChA内侧支吻合2级指该动脉穿过胼胝体并与胼胝体周围动脉形成侧支。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各吻合的进展情况。AChA,脉络膜前动脉;ChA,脉络膜动脉;LSA,豆纹动脉;LPChA,脉络膜后外侧动脉;MPChA,脉络膜后内侧动脉;PChA,脉络膜后动脉;THA,丘脑动脉。
研究结果
对烟雾病3亚组患者的PA形成情况作多重比较发现,CI组PA评分以及LSA吻合评分、ChA吻合评分显著高于AI组。AH组PA评分以及LSA吻合评分、ChA吻合评分、AChA吻合评分、PChA吻合评分显著高于AI组。CI组与AH组除PCA受累外,特征相似;CI组PCA受累比例为8.9%,低于AH组(24.1%)(表1)。调整后的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I组作为参照组,CI和AH组PA评分以及LSA吻合和ChA吻合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I组(表2)。
表1. 烟雾病3亚组患者的PA特征及分布。
表2. 在调整后的PA评分、LSA和ChA吻合阳性率多变量分析结果。
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CI组与AH组的PA发育模式相似,与AI组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可能有助于理解PA影响MMD患者缺血/出血的进展机制。
版权声明
神外资讯APP所发表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的版权均为主办方/原作者及神外资讯所有,未经神外资讯明确授权,任何人不得以改编、裁切、复制、转载、摘编、录制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盗取任何内容。经神外资讯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请注明来源:神外资讯。如有违反,神外资讯将保留进一步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神外资讯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本号发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