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神经介入器械蓬勃发展,注册临床研究雨后春笋般开展。作为先行者之一,蛟龙取栓支架完成了由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牵头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蛟龙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蛟龙取栓支架具有独特的S形侧边螺旋上升开放结构,增加了血栓夹持力,在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有良好抓取效果。
1. 累及颈内末端的“I”型血栓;2. 累及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A1段或大脑中动脉M1段的“L”型血栓;3. 累及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A1段及大脑中动脉M1段的“T”型血栓。
临床研究病例展播
病史摘要
诊疗经过
7:30
发病
8:30
达到急诊预检台后,卒中护士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
8:45
完成CT平扫

头颅CT平扫:未见出血
将CT窗宽窗位调整至ASPECTS标准窗宽窗位,ASPECT评分为10分
8:55
评估无静脉溶栓禁忌症,经知情同意后,立即在CT机上开始rt-PA静脉溶栓
9:05
完成头颅CTA+CTP
头颅CTA:右侧颈内动脉末端T型闭塞
RAPID灌注评估软件:CBF<30%体积95ml,mismatch体积 137ml
10:00
进入导管室
术前查体:NIHSS 22分,神志嗜睡,呼唤睁眼,烦躁
10:30
全麻后,股动脉穿刺
首张造影,右侧颈总动脉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右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9F球囊导引导管超选至右侧颈内动脉颈段
微导管超选至大脑中动脉M2段,释放一枚蛟龙6/30支架,等待3分钟后,采用TRAP技术将支架及微导管一起撤出体外,造影显示闭塞血管再通
10:51
最后造影
再次行正侧位造影,血管完全再通,再通分级mTICI 3级
取出的血栓,血栓负荷量大
术后即刻CT未见出血
术后情况
术后24小时CT+CTA,血管通畅、无出血
术后24小时,MRI DWI序列见右侧额叶、颞叶、脑室旁急性脑梗死
术后24小时查体:NHISS 2分,中枢性面瘫
术后3个月随访,mRS 0分
讨 论
对于颈内动脉闭塞,在取栓过程应注意:
- 微导管要超选足够远,至M1段远端
- 常选用大直径且长度更长的支架,此病例选用蛟龙6/30
临床研究中,蛟龙取栓支架在其他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病例中的表现
- 对于血栓质地坚韧、负荷量大等困难性病例,可进一步采用双支架技术
- 蛟龙取栓支架具有S形侧边螺旋上升开放结构,血栓夹持能力更强
- 支架回撤时,近端采用球囊导引导管阻断+导引导管抽吸+中间导管抽吸,可以有效降低血栓逃逸
通桥医疗近期将推出AIS全套解决方案:
蛟龙•取栓支架
银蛇•颅内支持导管
银蛇•球囊导引导管
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手术一次三级再通率
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