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9日发布 | 1676阅读

岑庆君副主任医师:脑室-腹腔(V-P)分流后并发症的处理

岑庆君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岑庆君带来的:脑室-腹腔(V-P)分流后并发症的处理,欢迎阅读、分享。


术者简介

岑庆君,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学组成员,广东省基层医药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对救治颅脑外伤危重病患有丰富经验,同时能独立完成复杂颅内肿瘤、动脉瘤夹闭、动静脉畸形切除、垂体瘤切除、听神经瘤切除等神经外科高难度手术。主导完成省科技厅和省卫生厅科研立项各1项。主导完成市科研立项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多篇文章。


病史


患者女性,68岁,因“体检发现前颅底占位病变26天”于2018年10月6日收入本区。


现病史:患者26天前因“颈部外伤”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康复治疗,期间因头部不适,予行头颅MR+增强检查,结果提示:双侧额部大脑镰旁病灶,考虑脑膜瘤;右侧颞叶病灶,考虑小软化灶。并转神经外科继续治疗,追问病史,患者现已出现视物模糊、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程度较轻,建议限期手术治疗前颅底占位,但患者因自身因素要求出院。现患者自觉头痛、视物模糊、嗅觉减退等症状仍存在,程度大致同前,颈部不适已缓解,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无进行性意识障碍,无大小便失禁,现为进一步手术治疗,门诊拟“前颅底占位病变:脑膜瘤?”收住神经外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胃纳尚可,大小便正常。


体查:神志清醒,对答切题,呼吸平顺,检查合作,GCS评分15分(E4、V5、M6);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双侧眼睑无肿胀,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口腔、双鼻腔、双侧外耳道未见异常分泌物,嗅觉明显减退,伸舌居中,余颅神经征(-);颈软,四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2018年9月14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头颅MR+增强(0462387),结果提示:双侧额部大脑镰旁病灶,考虑脑膜瘤;右侧颞叶病灶,考虑小软化灶。2018年9月18日双眼视野检查,结果提示:右眼视野鼻侧偏盲,残余颞侧视岛,左眼管状视野。


治疗经过


2018年10月9日行冠状开颅,前颅底占位切除+硬脑膜修补+前颅底重建术治疗。


2018年10月10日患者嗜睡状,反应迟钝,GCS评分14分(3+5+6),复查CT如下:


住院期间出现脑积水,腰穿压力135-165mmH₂O,只有一次是225mmH₂O。


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走路出院。2018年12月11日复查CT。


病情变化


2019年1月27日出现右下腹隐痛,呈阵发性胀痛,无向他处放射,伴有发热,最高体温39.2℃,咳嗽,咳痰,咳黄白色粘痰,量多,难咳出,无头痛、头晕,无胸闷、胸痛,无心悸、气促,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身目黄染,无肢体抽搐,由家人送至南海市中医院诊治,考虑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予止痛、解痉、抗感染等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未明显缓解,2月8日遂转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就诊,收ICU住院。


查体:T37.1℃,神志清,GCS评分15分,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腹稍胀,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查血常规:WBC 12.65*10E9/L,N 80.5%,腰穿见透明澄清脑脊流出,测压为105mmH₂O,查脑脊液:氯134.9mmol/L,脑脊液蛋白495mg/L,糖2.3mmol/L;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22*10^6/L,单个核细胞27%,多个核细胞73%,脑脊液红细胞++,凝块无凝块,潘氏试验阴性,颜色淡红色,浊度微浊。


考虑诊断:1.腹痛查因:急性弥漫性腹膜炎;2.双肺炎;3.慢性阑尾炎;4.前颅底脑膜瘤术后;5.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6.肝囊肿;7.腰椎退行性变;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T结果


治疗经过


入院后最高体温38.6°C,给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奥硝唑联合抗感染后患者发热好转,2月12日已无发热,转神经外科治疗,2月13日下午患者出现意识变化,嗜睡,GCS评分(2+4+6),懒言,有发热,39°C。


2月14日出现呕吐,仍有发热,昏睡,GCS评分(1+2+6),懒言,颈抵抗,行腰穿测压为140mmH₂O,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241*10^6/L,单个核细胞17%,多个核细胞83%, 脑脊液红细胞阴性, 凝块无凝块,潘氏试验阳性,颜色无色,浊度清晰。脑脊液生化(干式) 氯120.7mmol/L,脑脊液蛋白(干式)1958mg/L,糖1.5mmol/L。


将抗生素改为万古霉素1.0 Q12h静滴,同时请呼吸、普外、神经内科会诊,普外建议剖腹探查,如患者家属拒绝手术则加强抗感染治疗;与家属沟通后家属不同意剖腹探查,继续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营养治疗。


2月15日患者体温38.0°C,鼻导管吸氧,呼吸尚平顺,无呕吐。查体:昏睡,GCS评分(1+3+6),分流管阀门通畅,颈抵抗;查 AIV-RNA测定阳性, H1N1-RNA测定阳性,H7N9禽流感病毒RNA测阴性。考虑甲型流感,转ICU隔离治疗。


2月16日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75*10^6/L;脑脊液生化:氯114.7mmol/L,脑脊液蛋白2633mg/L,糖2.7mmol/L。


腹部CT结果:前腹壁正中皮下及左下腹见一引流管,末端似位于降结肠内,请结合临床(2月18日出的审核报告)。


2月18日普外再会诊,经过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发热好转,全腹部压痛、反跳痛,症状较入院时稍好转,暂无急诊剖腹探查指证,继续抗感染。


腹腔段分流管是否进入肠腔?如何证实?消化道穿孔患者禁止做肠镜。


2月19日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35×10^6/L,单个核细胞80%,多个核细胞20%,潘氏试验阳性,颜色无色,浊度透明;脑脊液生化:脑脊液蛋白(干式)2742mg/L,氯123.0mmol/L,糖3.1mmol/L。


常规结肠镜检查,插镜顺利,送镜至降结肠,降结肠距肛门约38CM处可见一白色长约20mm引流管头端固定肠壁。


肠穿孔如何处理?

普外科不同意见:

1. 开腹取出分流管,肠造瘘,二期再吻合。

2. 患者2月13日已开始禁食,建议行剖腹探查、引流管重置,肠壁修补术治疗,术中根据肠壁漏口周围情况决定是否行回肠末端造口术治疗。


腹腔段分流管如何处理?如何解决脑积水问题?

1. 腹腔段分流管全部取出外接引流袋?

2. 剪除部分腹腔段引流管,回纳腹腔?


2月20日行结肠穿孔修补+部分腹腔段引流管剪除,术中在结肠修补位置放置引流胶管,术后继续禁食、静脉营养、交替使用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术后间歇性发热。


3月11日开始进食,3月10日后开始无发热,3月24日停用美罗培南。


18/03脑脊液生化(干式):氯116.6mmol/L,脑脊液蛋白(干式)639mg/L,糖2.5mmol/L;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7×10^6/L, 脑脊液红细胞0-1/HP,凝块无凝块,潘氏试验阴性,颜色无色,浊度透明;血常规:白细胞5.64×10E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76×10E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6.7%。


4月5日再次出现发热,37.7°C,嗜睡,GCS评分14(3+5+6)分。


4月6日最高体温40.7°C。GCS评分7分(1+1+5),腰穿测压为260mmH₂O,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309*10^6/L,单个核细胞14.5%,多个核细胞85.5%,脑脊液红细胞0-2/HP,凝块无凝块,潘氏试验阳性,颜色无色,浊度透明。脑脊液生化(干式) 氯108.0mmol/L,脑脊液蛋白(干式)863mg/L,糖2.7mmol/L。


4月6日急诊行脑室腹腔分流管取出+右侧脑室外引流术。考虑阴性菌感染,同时使用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


4月8日神志浅昏迷,GCS评分8(2+1+5)分,04-08脑脊液生化:氯116.4mmol/L,脑脊液蛋白(干式)340mg/L,糖2.8mmol/L。08/04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4*10^6/L,脑脊液红细胞阴性,凝块无凝块,潘氏试验阴性,颜色无色,浊度透明。


4月7日MR增强:双额叶局部脑膜增厚、强化明显,考虑为感染。


4月12日神志模糊,GCS评分10(4+1+5)分,4月13日之后神志模糊,反应迟钝,GCS评分10(3+1+6)分,有时候GCS评分8(2+1+5)分,处于微意识状态。4月16日拔除脑室引流管。


拔管后反复腰穿,压力波动在90-185mmH₂O。美罗培南于4月21日停用。之后至6月11日患者有时候GCS评分8(2+1+5)分,有时候(4+5+6)15分。5月9日复查CT如下:


5月31日复查MR增强:对比2019年4月7日片,双额叶局部脑膜增厚较前好转。


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后于5月9日复查CT。


于2019年6月11日行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使用Codman抗生素浸渍导管,6月12日复查CT。


2019年9月27日复查CT,GCS评分15分,患者能自行走路,能生活自理,有少许额叶精神症状。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