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1日发布 | 572阅读

血管内栓塞治疗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一项ARUBA亚组分析

王文佳

海军总医院

gaom

编译文章投稿作者

达人收藏

本研究通过对ARUBA研究中接受单纯栓塞治疗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旨在详尽评估单纯栓塞治疗的未破裂BAVM患者的远期预后,包括死亡率、卒中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摘自文章章节


【REF: Qureshi AI,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20 Feb 27. doi: 10.3174/ajnr.A6443.】
 
研究背景


ARUBA研究——一项9个国家39个临床中心参与的未破裂脑动脉静脉畸形(BAVM)外科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部分单纯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病例,但其疗效未得到详尽的评估。本研究通过对ARUBA研究中接受单纯栓塞治疗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旨在详尽评估单纯栓塞治疗的未破裂BAVM患者的远期预后,包括死亡率、卒中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研究方法


研究者收集了入院患者的年龄和性别,BAVM的位置和大小,Spetzler-Martin分级,栓塞治疗次数,症状,卒中亚型(缺血性或出血性),栓塞治疗至卒中发生的时间间隔以及最近一次随访的改良Rankin评分。研究者进一步将卒中事件分为视野缺损,运动障碍和意识障碍。并进一步将完全性偏盲、偏瘫,双侧上下肢运动障碍,或随访期间改良Rankin评分>2分定义为严重功能障碍。上述数据来源于术后随访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的评估,包括术后2年内每半年的面诊记录,及2年后每半年的电话随访记录。这些数据由独立的研究者进行收集。

 
研究结果


ARUBA研究中共有30例患者拟接受单纯栓塞治疗,但1例未能通过造影确诊BAVM,3例因导管到位不理想而放弃治疗,最终有26例患者接受了单纯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的基线特征和血管造影特征汇总于表1。平均每例患者接受栓塞治疗为3.2(1-9)次。栓塞治疗后随访的中位时间为11.8(0-30)个月。

 
表1. ARUBA研究中单纯栓塞治疗患者基线特征和血管造影特征


随访期间,26例患者中共有13例发生卒中事件,包括4例发生缺血性卒中,7例发生出血性卒中,2例同时出现了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1例患者因卒中事件死亡,其余12例中1例为严重的运动障碍,2例为严重的视野缺损。在最近一次随访时的改良Rankin评分有11例为0-2分。严重运动障碍发生于术后101天,考虑为疾病相关而与手术无关。ARUBA研究中接受单纯栓塞治疗患者脑卒中事件发生情况汇总于表2。
 
表2. ARUBA中接受栓塞治疗患者脑卒中事件发生情况


研究者发现:栓塞术后1月内的卒中及死亡发生率为15.4%。总卒中发生率为50%(13/26),其中9例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共4例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1例在出血性卒中后死亡,1例严重运动障碍和2例严重视野缺损。,12例脑卒中幸存者中有11例在最后一次随访时改良Rankin评分为0-2分。因此,接受栓塞治疗的患者发生脑卒中后,预后不良(严重残疾)较为少见。
 
研究结论


该研究提示虽然在ARUBA研究中单纯栓塞治疗的患者卒中发生率和/或死亡率较高,但卒中发生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目前一些新的栓塞技术明显提高了栓塞治疗的有效性,但其安全性和长期效果尚不清楚。此外,一些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靶向栓塞治疗可以更好的平衡风险与获益。对于动脉入路困难的患者,使用经静脉入路可显著提高BAVM的治愈率。

 
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