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抢先看
颅中窝径路是一种最早由耳鼻喉科W. House教授基于保留患者术后听力的目的而设计研究并于1961年发表的手术径路,最初用于切除仅局限于内听道内的小型听神经瘤。该径路的特点是经由岩骨上方在不破坏耳蜗和半规管结构的情况下打开内听道上壁切除肿瘤。然而由于此入路视野范围过于狭窄,因此不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肿瘤。随着该径路的不断优化和改良,如今的颅中窝径路进一步发展,可进一步扩展,通过磨除岩尖骨质以及联合小脑幕切开,从而很好的提供了对岩斜区和桥脑腹侧的暴露。本节内容就颅中窝径路发展的历史、局部解剖以及颅中窝及其扩展径路的详细手术步骤进行逐一讲解。
1. 完壁式和开放式乳突切除术
2. 岩骨次全切除术
3. 颅中窝径路(试看)
4. 经迷路径路
5. 经耳囊径路
6. 经耳蜗径路(A,B,C,D)
7. 乙状窦后径路
8. 颞下窝径路A型
9. 颞下窝径路B型
10. 联合岩骨入路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