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9日发布 | 1403阅读

李嘉明医师:微电极记录引导下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第五届精艺求菁神外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优秀病例回顾(十八)

李嘉明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达人收藏




为了继承和发扬神经外科前辈专家开创的优良传统,鼓励青年医生积极学习交流,提高手术水平,2019年度第五届“精艺求菁-神经外科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应运而生,经过了一系列区域赛的激烈角逐,总决赛于2019年11月15日在广州圆满落幕。神外资讯也将对各组获胜选手病例作品进行展示分享,以促进广大青年医师手术技术的交流与进步。

本期为大家分享荣获2019年度“精艺求菁-神经外科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组冠军的优秀病例,由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嘉明医师带来的:微电极记录引导下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牛朝诗教授、康德智教授点评。欢迎观看、分享。



病例简介



  • 中年女性,52岁。

  • 病程:10余年。

  • 主要临床表现: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僵直、步态姿势异常。

  • 美多芭治疗有效。




术前



  • 表情呆板
  • 静止性震颤
  • 运动迟缓
  • 步态异常
  • 姿势异常
  • 平衡障碍



术前检查评估
  • 常规检查:合格。

  • 影像:MRI脑实质未见异常。

  • 美多芭冲击试验改善率:82.5%(33/40)。

  • Hoehn-Yahr分期:3期(轻到中度双侧疾病,有姿势平衡障碍)。

  • PDQ-39评分:72分。

  • 精神认知测评:

    MMSE评分:30分;

    MoCA Test:30分;

    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轻度焦虑。




诊断及治疗




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
经典术式:微电极记录(MER)+术中宏刺激测试(ITS)


DBS手术—靶点定位
1.5T MRI T2序列靶点定位


DBS手术—电极路径设计
  • 增强3D-T1 bravo。

  • 显示静脉血管。

  • 与定位序列融合。

  • 设计电极穿刺路径,确定头皮切口及颅骨钻孔位置。

  • 从脑回穿刺。

  • 避开大脑皮层回流静脉。

  • 避开基底节区穿支血管。

  • 减少出血风险,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过程



微电极记录引导下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手术视频


  • 核对坐标(double check)
  • 切口设计
  • 植入微电极
  • MER
  • 植入刺激电极
  • ITS
  • 全身麻醉
  • 植入IPG
  • 测试系统



术后



头颅CT:颅内无出血、积气等,电极避开脑室系统


术后CT与术前MRI融合,电极位置准确


术后电极位置三维重建,电极触点位于STN核(lead DBS)


术后1月开机,患者在未服药、单DBS的情况下,与术前相比,帕金森症状明显改善。双手活动灵活,静止性震颤消失;运动迟缓明显改善;行走自如,步态稳健,转向稳定,步态及姿势异常明显改善;平衡良好。手术效果显著。


术后1年复查,在服药+DBS的情况下,患者症状改善保持良好,无明显肢体震颤,行动自如,姿势步态稳定,平衡功能保持良好。DBS+药物治疗持久改善患者症状。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