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7日发布 | 902阅读

脑内和脑室内血肿清除后的残余量与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李磊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宋剑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犹他大学神经内科的Adam de Havenon等开展探讨脑内和脑室内出血(IVH)清除后的残余血肿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20年2月的《Stroke》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de Havenon A, et al. Stroke. 2020 Feb;51(2):652-654. doi: 10.1161/STROKEAHA.119.028199. Epub 2019 Dec 17.】


研究背景



自发性脑出血(ICH)是常见的脑卒中疾病,每年超过200万成年人发病,起病后1个月的死亡率为40%,存活者的致残率也较高。微创手术结合阿替普酶清除脑内出血-Ⅲ期试验(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Plus Alteplase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Evacuation Ⅲ,MISTIE Ⅲ)是一项评估手术清除血肿是否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状况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微创血肿清除术可为脑出血患者带来益处。ICH大小与功能预后存在相关性,但此项目未关注血肿清除术后残留的血肿体积与预后的相关性。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犹他大学神经内科的Adam de Havenon等开展探讨脑内和脑室内出血(IVH)清除后的残余血肿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20年2月的《Stroke》杂志。
 

研究方法



该研究对MISTIE Ⅲ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纳入试验中随机分配至手术组的患者。研究的主要指标为患者入组后1年的mRS评分0-3分,结果良好。主要预测指标是血肿清除术结束时(end-of-treatment,EoT)脑内和脑室内残留血肿的体积以及ICH分层量表分级,即EoT ICH体积(EoT ICH volume,ETIV)分级:ETIV 3级为血肿残留≤5mL、2级为5-10mL、1级为10-20mL和0级为≥20ml。将脑室内残留血肿体积(EoT IVH体积)设为0、0.1-1mL、1-3mL和>3mL四级。
 

研究结果



共纳入246例患者,从发病开始129.0±34.8小时(平均5天),进行血肿清除结束的CT检查。结果发现,预后良好与不良的患者的血肿清除结束后脑内平均残留血肿量为12.9±10.1mL与18.0±4.1mL(P=0.002);脑室内平均残留血肿量0.51±1.1mL与2.3±4.7mL(P<0.001)。调整后的mRS评分预测显示,EoT ICH体积与预后良好间有较强相关性;预后良好率从EoT ICH体积3级的73%降至EoT ICH体积0级的28%(P=0.001)。
 

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从MISTIE Ⅲ试验数据的再分析显示,脑内和脑室内血肿清除后的残留血肿体积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有密切相关性。同时,EoT ICH体积分级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可行性。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