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世明教授专访视频
贺主任,首先恭喜您圆满完成手术,今天在全国首次应用KINEVO 900机器人手术显微镜主刀手术,对于本次手术您有什么感想?手术体验如何?
贺世明教授:
这次是蔡司KINEVO 900机器人手术显微镜在国内首次亮相于真实手术。作为第一台手术,我们特意选择了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的病例。该手术基本属于无血手术,无血腥刺激画面,观感好。另外,微血管减压术,纵深度大,对显微镜要求相对要高,需要更好的景深和清晰度。通过实际使用,机器表现非常优秀。除了大家能通过直播看到的4K 3D超清立体影像,独一无二的双“镜”联合,4K外视技术,还有定位锁焦、定位记忆,也非常实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到的设备、器械也越来越智能化,您认为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的技术手段将为神经外科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贺世明教授:
我个人曾经总结过未来外科发展的三大方向,微创技术、人工智能和术后加速康复,这三大发展方向都离不开科技的快速进步。目前,人工智能已应用到医学影像识别、疾病辅助诊断、外科手术以及医疗大数据等诸多方面,人工智能与外科手术的结合,使得医生摆脱手术技术上的困扰,手术既轻松又精准。神经外科作为外科学中最精细复杂的学科,手术难度大风险大,医生培养周期长。而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可以极大幅度降低手术难度。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也在改变医疗。
您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神经外科ERAS临床和科研工作。在2017年初,您就已经在神外资讯上发表过ERAS的系列专栏,广大神经外科同道受益匪浅,能否请您为我们进一步介绍一下ERAS的理念、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
贺世明教授:
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可以说是革故鼎新,颠覆很多传统外科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习惯。ERAS目前在神经外科界刚刚起步,核心理念是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让患者更快速的从手术创伤中恢复,提升患者的就医和手术感受。2017年我们ERAS团队在神外资讯上连载了10期的ERAS系列文章(链接见文末),感谢神外资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对中国神经外科界的贡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表三篇SCI论著,由我本人、高国栋教授、王硕教授、康德智教授共同主编的《ERAS神经外科手册》一书也正式出版面世(链接见文末),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神经外科ERAS著作。可以说,在神经外科ERAS方面,我们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将同坚持提倡ERAS的医生学者一起努力、继续深入ERAS在神经外科的临床研究,继续普及推广ERAS理念,造福患者。
感谢您对神外资讯的肯定,我们会继续努力为中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助力,神经外科的发展需要像您这样的中流砥柱,那么您认为神经外科诊疗及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贺世明教授:
医学的发展,尤其是神经外科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新科技趋势包括人工智能、5G,VR、手术机器人等。那么未来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更加微创、智能化、精准化、简单化,甚至远程化。手术门槛普遍降低,原本只有经验丰富专家可以完成的手术,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年轻医生就可以轻松完成。我们现在正在刻苦训练的显微血管吻合、眶颧入路、脊柱内固定技术等一些技术,不久的将来或许就会被淘汰。从人文角度考虑,无痛医疗、ERAS以及更好的就医感受,也必然成为患者和医疗追求的目标。
是什么勇气鼓励您离开体制内,来到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开始新的艰难创业?
贺世明教授:
创业的原因有军队改革、医疗改革、医院内部等多方面的原因,当然更多是自身因素。我素来向往自由、无拘无束,尽管体制外医院也有很多弊端,尤其是小型民营医院,但是从长远看,正规的大规模民营医院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选择西安国际医学中心,从头开始艰苦创业,除了医院的硬件原因,更多是因为医院倡导的“让医者有尊严的工作,让患者有尊严的生活”让我感动。我想为神经外科、为广大患者做出贡献,希望有生之年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您认为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师,哪些品质是很重要的?
贺世明教授:
首先,思路要清晰,参考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来选择自己的努力方向,逆水行舟不是一个好舵手。要想成功,正确的理论、辩证的思维可能比刻苦钻研更为关键。要有质疑精神,不唯上不唯书,绝对不可以人云亦云,师父说的就奉为金科玉律。金庸的武林大侠没有一个是师父教出来的,师父带徒弟的武林,只能一届不如一届,以至于现在已经没有了江湖。另外,要有深耕和远拓精神,对技术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要有开拓创新的气概和追求。
对于年轻医师,您有什么寄语和期望?
贺世明教授:
现在的年轻医生很幸福,不仅有铺天盖地的各种培训班和先进的高科技学习工具,还有发达的网络资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希望年轻一代超越老师,江山代有人才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定会比巨人看得更高更远。放眼世界,不仅要紧跟世界的步伐,更要有引领世界步伐的勇气。
贺世明 教授
博士学位,主任医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专科医师考核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 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神经系统 疾病微创联盟执行主席,陕西省神经外科学会委员,陕西省 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 作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委员会青年分会委员。
擅长神经系统肿瘤诊治,尤其专长于难度最大的颅底肿瘤、内镜颅底和脊柱脊髓疾病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精细微创,效果良好。完成世界首例神经内镜经 鼻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发表国际第一篇神经外科ERAS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国内首先开展神经外科日间手术(垂体腺瘤)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在研)。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全军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参编专著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启动揭幕装置
随着五位嘉宾一齐向前推动启动杆,启动装置上的卷轴徐徐展开,露出自上而下排列的“全国首用仪式蔡司机器人手术显微系统 KINEVO 900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几个大字。与此同时,舞台右侧覆盖机器的红色幕布缓缓滑落,伴随着现场澎湃的音乐,全国首台蔡司机器人手术显微镜 KINEVO 900慢慢展现全貌,幕布落地,整机精彩亮相,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标志着在华夏大地秋实冬藏的季节里,国际最先进的手术显微镜落户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正式登上中国神经外科手术舞台,蓄势待发,迎接属于神经外科手术更精准化智能化的春天,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