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7日发布 | 917阅读

脑出血后发生动脉缺血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

汪耿夫

天津医科大学

宋剑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美国纽黑文市费尔家族大脑与思维研究所神经内科临床转化神经科学组的Santosh B. Murthy等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医疗保险人群中,研究ICH后发生动脉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大小和时间,结果发表在2019年11月的《Stroke》在线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urthy SB, et al. Stroke. 2020 Jan;51(1):137-142. doi: 10.1161/STROKEAHA.119.026207. Epub 2019 Nov 27.】


研究背景



脑出血(ICH)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ICH急性期存活的患者易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或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文献报告,ICH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3%~7%,MI的发生率6%。美国纽黑文市费尔家族大脑与思维研究所神经内科临床转化神经科学组的Santosh B. Murthy等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医疗保险人群中,研究ICH后发生动脉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大小和时间,结果发表在2019年11月的《Stroke》在线上。


研究方法



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从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美国医疗保险受益者住院和门诊索赔数据库中提取资料。研究对象限于传统服务收费医疗保险的、年龄≥66岁和病程连续1年或直到死亡的患者。


研究者使用ICD-9-CM编码431.x识别和筛选数据库中的急性脑出血患者,排除创伤性脑出血、在ICH住院前患有脑血管疾病或MI以及住院期间同时患有缺血性中风或MI的患者。主要研究指标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或心肌梗死,而次要指标是单纯缺血性卒中和单纯心肌梗死。使用Cox回归分析,评估发生ICH后1个月发生动脉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比例。敏感性分析,包括排除患有房颤和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


研究结果



共纳入1,760,439例医疗保险受益者,其中诊断为ICH有5924例(0.3%)。ICH患者年龄大于非ICH患者(79.4岁比73.5岁),常伴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和心脏瓣膜疾病(表1)。


表1. ICH组与非ICH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随访期间总计137,912例(7.8%)患者诊断为动脉缺血性疾病。该类患者年龄比未发生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患者大,血管危险因素多(表2)。


表2. 患与未患动脉缺血性疾病两组临床特征比较。


多变量Cox模型分析,发生动脉缺血性疾病的风险在ICH后的第1个月(HR=6.7;95% CI,5.0-8.6)和第2个月(HR=4.6;95% CI,3.0-6.2)达到峰值;前6个月内仍显著持高。无动脉缺血性疾病的ICH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非ICH患者。ICH患者的动脉缺血性疾病的1年累计发生率为5.7%(95% CI,4.8%-6.8%),非ICH患者为1.8%(95% CI,1.7%-1.9%)。在次要研究指标中,单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在ICH后的前6个月明显增加(HR=6.1;95% CI,3.5-9.3),MI的风险没有上升(HR=1.6;95% CI,0.3-2.9)。排除房颤和瓣膜性心脏病后,敏感性分析发现,ICH与发生动脉缺血性疾病的相关性基本不变。


结论



该回顾性研究表明,ICH后早期出现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高;第1、2个月最高, 6个月内仍持高。因此,进一步研究ICH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可能为改善ICH后的长期预后提供新的策略。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