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6日发布 | 1287阅读

用标准化MRI脑灌注评分系统评估MMD患者血运重建术后的预后

安佩林

天津医科大学

陈晓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达人收藏

中国国立台湾大学影像学系的Yen-Heng Lin等制定一套标准化MRI脑灌注评分系统,用于评估烟雾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变化和预后,结果发表在2019年2月的《AJNR Am J Neuroradiol》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Lin YH, et al.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9 Feb;40(2):260-266. doi: 10.3174/ajnr.A5945. Epub 2019 Jan 17.】


研究背景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的主要危害是发生脑缺血和颅内出血。简单而准确地评估脑灌注对于治疗烟雾病至关重要。中国国立台湾大学影像学系的Yen-Heng Lin等制定一套标准化MRI脑灌注评分系统,用于评估烟雾病患者血运重建术后脑灌注变化和预后,结果发表在2019年2月的《AJNR Am J Neuroradiol》上。

研究方法



该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断为烟雾病并接受间接血运重建术的患者,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小脑参考值对TTP图进行标准化,制定TTP图评分系统。每侧健康大脑半球为14分,分数越高表示灌注状态越好。

研究者使用灌注不匹配分析仪(Perfusion Mismatch Analyzer,PMA)处理软件对DSC MR成像进行后期处理,生成TTP图。随后将TTP图导入到OsiriX图像处理软件,用色彩标示TTP图,小脑标示蓝色,TTP时间延长(≥2秒)的区域标示绿色至红色。图1示血运重建术前、术后患者标准化TTP彩色图的变化。

图1. 18岁MMD女性患者,大脑3个水平层面标准化TTP图的系列变化。A图为左侧颞部EDAS和额叶EPS术前,B图为术后1个月、C图为术后3个月以及D图为右侧术后6个月的标准化TTP图。A图显示,术前双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大面积TTP延长;B图显示,在术后1个月,手术部位的TTP区域,箭头指颞部EDAS区,箭指额叶EPS区;C图显示,在术后3个月,上述血运重建的两个部位蓝色区域扩大;D图显示,在术后6个月时,右侧额、颞区TTP蓝色区域增加,双侧仅有内侧小面积的TTP延长。(EDAS: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脑-硬膜-动脉血运重建术;EPS:encephalopericraniosynangiosis,脑-骨膜血运重建术)。


研究制定用于TTP图的半量化评分系统,即TTP评分系统。对3个水平层面(大脑半球-基底神经节水平、侧脑室顶部水平和大脑凸面高层水平)MRI灌注成像(MR perfusion,MRP)的14个区域进行评分(图2)。每个区域,如果蓝色占据一半以上的面积,得1分;每侧健康半球得分为14分。评分系统未排除梗死区域在评估范围之外。由2名神经放射科医生独立阅读标准化的TTP彩色图,并根据每侧半球14个区域的颜色面积进行评分。

图2. TTP评分系统示意图。

研究结果



共纳入24例4-17岁未成年患者(含41侧大脑半球)与20例18-51岁成年患者(含34侧大脑半球)。未成年患者术前平均TTP评分(7.34±3.90)高于成年患者(4.88±3.24)。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标准化TTP图逐步显示改善,相应TTP评分有所提高。术后6个月之后,TTP评分稳定。未成年组和成年组的6个月平均TTP评分分别提高4.15±3.55和6.03±3.04。6个月TTP评分的上升与Matsushima分级相关。如果以Matsushima分级改善作为预后指标,则术前TTP评分是多变量分析中唯一重要的预测指标。

结果



最后作者认为,标准化TTP图和TTP评分系统有助于量化烟雾病治疗前与治疗后脑灌注状态的变化。术前TTP评分显示的脑灌注状态是间接血运重建术预后的唯一预测指标。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