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公共卫生部门的Benjamin Gravesteijn等开发更为精确的多维度分类系统,发表于2019年11月的《J Neurotrauma》在线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Gravesteijn B, et al. J Neurotrauma. 2019 Nov 1. doi: 10.1089/neu.2019.6764.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可分为轻(13-15分)、中(9-12分)和重(3-8)三型。该分型仅依赖于GCS评分,并不能完全体现TBI的多态性,因此需要一个新的多维度的分类系统,提高对TBI患者多态性病程的理解,和设计疗效更好的治疗决策。荷兰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公共卫生部门的Benjamin Gravesteijn等开发更为精确的多维度分类系统,发表于2019年11月的《J Neurotrauma》在线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欧洲神经创伤疗效协作研究——颅脑外伤组(Collaborative European NeuroTrauma Effectiveness Research for TBI,CENTER-TBI)数据库中的4509例TBI患者进行无假说的分层分析。患者来源于欧洲18个国家的59家医疗中心。纳入标准为,伤后24小时内就诊、并有CT扫描指征的TBI患者。排除有既往神经系统疾病史者。
该研究将预后与其相关的变量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12个关键的影像学特征,其余包括人口学统计、临床严重程度、继发性损伤和受伤原因。然后,将8个临床和损伤严重程度相关的变量以及4个影像变量纳入分组统计。按颅脑损伤原因、颅脑损伤类型、GCS评分和主要颅外损伤等指标所占权重,作者将TBI患者分为轻型、轻中型、重中型和重型4组。4组分别含有1451例、1534例、1006例和518例患者。
研究结果
结果发现,各型患者功能预后不同。轻型、轻中型、重中型和重型组患者,6个月预后不良的比例分别为12%、19%、36%以及58%。死亡率分别为1%、4%、8%及17%。轻型患者年龄24-53岁,中位数38岁;轻中型患者年龄42-70岁,中位数57岁;重中型患者年龄42-73岁,中位数61岁;重型患者年龄25-57岁,中位数40岁。年轻患者TBI主要原因是道路交通事故,不是偶然摔倒。重型患者515例(99%)送重症监护室救治,而在轻中型患者仅有702例(70%)患者送重症监护室。与轻型和轻中型患者相比,重中型和重型患者实施更多的治疗措施,如颅内压监测、颅内手术和颅外手术。重型患者的颅外手术比例比其它型患者高,同时在ICU住院时间最长。
结论
该研究的TBI严重程度的4种分型方法基于颅脑损伤机制和类型、GCS评分以及重要颅外损伤等因素。可能比单纯用GCS评分更能符合TBI病理学机制和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