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杭州市西溪医院神经外科崔亚辉医师带来的: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欢迎阅读、分享。
患者56岁,女性,农民。患者1小时前出现头痛,持续性胀痛,伴头晕,有恶心,无呕吐,后入杭州市西溪医院急诊,出现呼之不应,呼吸浅慢,伴四肢抽搐,持续时间约2分钟,无大小便失禁,无寒颤、高热,由家人送入杭州市西溪医院急诊,2019年10月29日急诊头颅CT及脑动脉CTA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考虑,请结合临床,必要时DSA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建议密切随访。 拟“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梗阻性脑积水,继发性癫痫”收入神经外科。
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病史,不吸烟,不饮酒,无其他特殊嗜好,否认不洁性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昏迷,机械通气,左侧瞳孔约2mm,右侧瞳孔约3mm,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阳性,双肺呼吸音清,心脏听诊未闻及异常心音,腹软,压痛及反跳痛欠合作,刺痛四肢可屈曲,肌力检查欠配合,左侧巴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GCS M4+V1+E1=6分。Hunt-Hess IV级,改良Fisher IV级。
头颅CT及脑动脉CTA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考虑,请结合临床,必要时DSA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建议密切随访。
CTA提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
给予急诊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充分告知病情。家属要求开颅手术治疗。
急诊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
1. 先在预设计切口右侧额部切开约3cm,钻孔。取14号脑室引流管沿两侧外耳道假想连线方向平中线向内置入约5cm见血性脑脊液涌出,取出针芯,再向内置入约5mm,固定引流管并检查通畅。
2. 再延长切口,取右侧额颞部弧形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头皮及颞部肌肉,向颅底方向翻开皮肌瓣,暴露骨窗。铣取骨瓣约7*7cm大小,见硬脑膜青紫,硬膜张力可,悬吊硬脑膜后,显微镜下将硬脑膜沿翼点弧形切开约,翻向颅底。见少量硬膜下血肿,清除血肿,并沿额底暴露至右侧视神经,释放第二间隙脑脊液脑压下降,再打开第一间隙,压力进一步降低。分离部分侧裂蛛网膜,暴露至颈内动脉床突段,见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动脉近端,距离后交通动脉起始部约2mm,朝向后外方,部分瘤体被前床突遮挡,临时阻断动脉瘤近端及远端,见动脉瘤张力减小,仔细分离动脉瘤颈,取一枚直动脉瘤夹(标准型永久动脉瘤夹65.752)夹闭,荧光造影显示部分瘤颈残留,再取一枚弯型(标准型永久动脉瘤夹65.750)塑形动脉瘤颈,见夹闭满意,且无明显颈内动脉狭窄。探查后交通动脉通畅。
3. 再沿右侧视神经分离至视交叉后方,暴露终板,给予终板造瘘约2mm。并打开右侧Liliequist膜,见桥前池血性脑脊液流出,生理盐水冲洗。彻底止血。冲洗检查无出血。鼓肺试验无出血。严密缝合硬脑膜。考虑患者脑压可,脑搏动尚可,给予骨瓣回纳钛链(钛网板:66.3*63.1)3枚+钛钉(2.0*5)12枚固定。逐层缝合头皮。术毕。
术后第二天患者意识转清。但有左侧肢体活动略减退,左侧肢体肌力四级,考虑血管痉挛脑梗死,给予继续持续尼莫地平针2mg/h控制血管痉挛。后患者肢体功能逐步好转。
术后复查CTA:动脉瘤夹闭完全,且后交通动脉完整。
术后3周患者出现脑积水,给予脑脊液廓清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四肢活动可,自行走路步态平稳,小便控制正常。出院。
崔亚辉,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学硕士,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建民教授。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能熟练完成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窝病变切除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脑出血开颅及微创手术、脑外伤及复杂颅底骨折一期颅底重建手术、开放性颅脑损伤、颅骨修补、脑积水V-P分流、终板造瘘、颅骨修补后钛板外露转移皮瓣、3D-SLICER软件辅助导航下脑活检术为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