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大家分享的是《正海-妙术视界》第一百七十九期,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高永军副教授团队带来的:内镜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病例分享,欢迎观看、分享。
高永军,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神经重症学组常委,云南省神经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委员会委员等,2016年8月-2017年8月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INI-Hannover)做访问学者,师从世界知名神经外科大师、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主席Bertalanffy教授,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6部,分别获教育部及云南省等科技进步奖励5次,中国康复医学会奖励1次,参加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云南省卫生厅科研课题7项。熟练掌握颅脑创伤规范化救治、颅内肿瘤、脑脊髓血管病、椎管内肿瘤及先天性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尤其擅长颅底脑干肿瘤的微创显微镜手术和内镜手术。
手术及治疗团队: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高永军副教授、徐蔚主任医师、方绍龙主任医师、张明主治医师、廉坤主治医师、姜俊主治医师(专培)、王震住院医师(专培)、张露医师(研)、陈磊医师(研)、顾尧医师(研)、李德坤医师、神经外一科专科护理团队。
全麻成功后取右侧卧位,Mayfield头架固定,开颅点略高于心脏。
取左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弧形切口开颅。
术中对面神经、三叉神经、副神经等重要神经进行实时电生理监测。
术前电生理监测提示,无刺激情况下面神经间断出现异常电位。
全层切开头皮,暴露左侧星点区域。
星点钻骨孔1枚。
铣刀沿乙状窦外缘游离2*3cm骨窗。
剪开桥小脑角蛛网膜,缓慢释放脑脊液。
清理粘连蛛网膜,暴露血管及颅神经。
分离面神经周围蛛网膜。
发现责任血管(左椎动脉),并分离暴露面神经和责任血管接触部分。
用“Teflon棉”将责任血管和面神经分开,并妥善固定,周围填适量“止血纤丝”保护。
术后电生理监测提示,无刺激情况下面神经异常电位消失。

术前术后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对比。
血压升至入室水平,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间断缝合硬膜,还纳骨瓣,钉片固定,分层缝合头皮。术中失血约20ml。
术后6h复查CT,颅内少量积气,术区未见出血等异常。
术后第2天复查CT。
术后3天,患者偶现恶心、呕吐,症状逐渐减轻。目前未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查体左侧轻微面瘫,予神经营养治疗出院时明显恢复。
乙状窦后入路(Leonardo Rangel-Castilia,David Stuart Baskin):主要应用于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如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三叉神经等神经鞘瘤,以及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痉挛的血管减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