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8日发布 | 1049阅读

NEXUS手术技巧丨第四十七期:C1-4单侧背根切断术治疗带状疱疹后枕部神经痛

寿佳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江伟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

达人收藏

NEXUS是基于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CNS (Congress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由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的Peter Nakaji医生和克利夫兰诊所的Nicholas C. Bambakidis医生组织建立的网站(http://www.cns.org/nexus)。网站完全免费开放,无需任何注册,网站主体基于病例的收集与归类,完美适配移动设备,旨在帮助神经外科医生迅速找到类似病例,并且学习世界各地的神经外科医生如何处理该病例。同时,每一个神经外科医生都可以上传自己的病例,在全世界的神经外科医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技巧。


神外资讯每周末定期推送一期NEXUS的精选文章,与全中国的神经外科同道分享,共同学习进步。更多更新病例查看与投稿,欢迎登陆NEXUS官网。


C1-4单侧背根切断术治疗带状疱疹后枕部神经痛


  • Zaid Aljuboori, MD,路易斯威尔大学神经外科

  • Joseph Neimat, MD,路易斯威尔大学神经外科


编译:

寿佳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审校:

江   伟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


病例介绍

一位37岁的女性,有带状疱疹发作史,涉及左颈部和枕部,在接受伐昔洛韦治疗后消退。随后,她出现了严重的颈部和枕部偏头痛,并被诊断为带状疱疹后枕神经痛。她最初接受了奥卡西平治疗,但由于认知副作用而停药。然后接受了颈椎脊髓刺激器的植入,并使症状缓解了数年之久。但后来由于电极破损而被去除。接着,她接受了左侧C1-C2半椎板切除术并行C1-4单侧背根神经切断术。


入路

  • 俯卧位

  • 跨C1-C3区域的中线切口

  • 单侧骨膜下分离

  • C1-2疼痛同侧半椎板切除术

  • 可能需要咬开C3椎板以暴露C4背根

  • 旁中线切开硬膜

  • 锐性切开蛛网膜

  • 确定相关的解剖结构(C2、3、4背根,脊髓副神经,脊髓背正中线)

  • RFA探针进入区域正好位于背根内侧45度角

  • RFA探头插入1毫米深度

  • RFA发生器设置:温度75摄氏度,持续15秒

  • 1毫米的损毁间距

  • 硬膜水密缝合封闭

  • 切口多层缝合关闭


备选方案

  • 周围神经刺激

  • 脊髓硬膜外刺激

  • C2-C3神经节切除术

  • 运动皮层刺激

  • 扣带回切开术

  • 其他方法


体位


手术过程

  • 病人俯卧位。

  • 中线切口暴露C1-C4,然后在左侧进行骨膜下剥离以暴露棘突和椎板。

  • 进行C1-2左侧半椎板切除,并旁正中切开硬膜。

  • 蛛网膜锐性切开,并使用动脉夹将其夹在硬膜上。

  • 确定了左侧C2-C4背根和脊髓副神经。

  • 然后损毁区域从C2神经根的顶部开始终止于C4根的下端。

  • 损毁间隔为1mm。

  • 使用了RFA发生器,设置为:75摄氏度持续15秒。

  • 使用了Cosman射频探针。

  • 硬膜和蛛网膜连续单层缝合。

  • 分层缝合闭合切口。




术后管理

  • 患者进入ICU观察。

  • 维持收缩压100-140。

  • 用低剂量麻醉药和肌肉松弛剂治疗切口疼痛。

  • 术后1天进行物理治疗评估。

  • 术后1天预防VTE。

  • 可行颈椎磁共振平扫观察损毁区域。


结果

术后即刻

  • 病人的疼痛得到即刻的缓解。

  • 患者新出现运动无力(肌力4+/5°),左侧肢体的轻触觉和本体感觉减退。


术后六周

  • 患者神经痛持续改善。

  • 患者肌力、感觉和平衡改善。

  • 体检发现患者的左枕和颈部直至锁骨区域的麻木处于术前基线状态。


讨论

  • 带状疱疹后枕神经痛是一种神经性疼痛,表现为累及枕部和后头皮的尖锐、刺激性、阵发性疼痛。

  • 治疗采取逐级递进方式,从药物治疗开始,然后发展为侵袭性方法,例如PNS或SCS。

  • 当其他治疗由于疼痛控制不佳,副作用无法忍受而失败时,DREZ可能会很有价值。

  • DREZ被认为是通过损毁固有核来起作用。

  • 治疗前10年平均VAS 8.7,之后平均VAS 3.7。

  • 73%的止痛药患者减少或停用了止痛药。

  • DREZ治疗颈椎PHN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0%。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