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福音医院神经外科的Theodosis Kalamatianos等通过研究PoA的起源、分支及其吻合支变化,评估PoA与特定解剖标志的关系,为手术入路和处理病变提供帮助。其结果发表于2019年3月的《World Neurosurgery》在线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Kalamatianos T ,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19 Jun;126:e1130-e1139. doi: 10.1016/j.wneu.2019.02.215. Epub 2019 Mar 14.】
研究背景
顶-枕动脉(parieto-occipital artery,PoA)为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终末支,常走行于楔叶和楔前叶内侧的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Pos)内。PoA的起源与PCA的分段方式有关。以往的研究重点是PoA起源、分支形式及临床意义,对吻合支尚未系统研究。希腊福音医院神经外科的Theodosis Kalamatianos等通过研究PoA的起源、分支及其吻合支变化,评估PoA与特定解剖标志的关系,为手术入路和处理病变提供帮助。其结果发表于2019年3月的《World Neurosurgery》在线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解剖15例经福尔马林固定、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分别为平均167.98±10.81cm、70.49±21.04kg和25.01±7.21kg/m²。于枕部开颅,暴露枕叶,并向外侧分开,观察双侧PoA分布情况。由于动脉的位置距枕叶后表面的距离很长,PoA的起始不容易辨认。因此,常在环池内解剖PCA后再确定PoA的起源。记录PoA走行与距状沟动脉(calcarine artery,CA)、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 sulcus,Pos)的关系。测量PoA起点与胼胝体压部后缘和枕极(occipital pole,OP)后缘的距离。进一步解剖确认PoA分支形式,记录供应楔叶和楔前叶的动脉分支数量。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PoA起自PCA的P4段(距状沟前端)、P2段(后交通动脉至中脑后缘)和P3段(P2段与P4段之间)分别占75%、21.43%和3.57%(图1)。1/3的尸头标本中,两侧半球的PoA起源有所不同,P3对应P4或P2前部对应P4或P2后部对应P4。80%左侧PoA较右侧更靠后。PoA起点距胼胝体压部与OP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1±14.3mm和53.1±13.8mm。24.14%的PoA起点位于压部后缘的前方。
图1. 左侧半球(去除小脑)正中矢状面、内侧表面,压部周围放大观。1:大脑后动脉(P3段向P4段的移行部);2:顶枕动脉;3:距状沟动脉;4:楔前动脉复合体;5:脉络膜后内侧动脉;6:顶枕沟;7:距状沟;8:楔叶;9:楔前叶;10:扣带回;11:胼胝体压部;12:胼胝体体部;13:脑干。
90%的PoA为单支动脉;96.67%半球中,PoA走行于CA的上方;在所有的半球中,通常沿Pos超过1cm时可看到PoA(图2)。其中一侧半球中,观察到PoA走行显著变化,主干在距状沟内。
图2. 左侧半球(去除小脑)正中矢状面、内侧表面,顶枕沟周围放大观。1:大脑后动脉(P3段);2:顶枕动脉;3:距状沟动脉;4:楔前动脉复合体;5:顶枕动脉楔前叶分支;6:顶枕动脉楔叶分支;7:PoA与距状沟动脉之间的吻合支;8:顶枕沟(牵开);9:距状沟;10:楔叶;11:楔前叶;12:胼胝体压部。
PoA分支均供应楔前叶和楔叶,分别有10.53±5.81个分支和9.14±6.95个分支。30%的半球中,PoA压部分支供应胼胝体和后压部皮质区(图2、3)。此外,在一侧半球中发现PoA通过6个不同的分支供应脑干。
图3. 左侧半球(去除小脑)正中矢状面、内侧表面,顶枕沟周围放大观。1:大脑后动脉(P4段);2:顶枕动脉;3:距状沟动脉;4:楔前动脉复合体;5:顶枕动脉压部分支;6:顶枕动脉楔前叶分支;7:PoA与楔前动脉复合体之间的吻合支;8:顶枕沟;9:距状沟;10:楔叶;11:楔前叶;12:胼胝体压部。
PoA的吻合支常见于单侧半球内,包括楔前动脉复合体(precuneal artery complex,PAc)和CA(图4);每侧半球内吻合支数量平均为2.9±1.69支。PoA与PAc和CA吻合支的数量平均为1.76±1.7支和0.93±1.07支。于压部上方、楔前叶上缘和楔前叶后部内侧面可看到PoA-PAc的吻合支(图5)。6.95%的半球外侧面出现PoA与大脑中动脉的分支吻合(图6)。
图4. 大脑正中矢状面(切开大脑镰和去除小脑与脑干下部),下表面,压部周围放大观。1:左侧大脑后动脉(环池内);2:左侧顶枕动脉;3:左侧顶枕动脉半球间分支;4:右侧楔前动脉复合体;5:右侧颞后动脉;6:大脑镰;7:上矢状窦;8:中脑(横切面);9:胼胝体压部。
图5. 右侧半球正中矢状面,内侧面,顶枕沟放大观。1:顶枕动脉;2:楔前动脉复合体;3:顶枕动脉分支与楔前动脉复合体吻合支;4:顶枕沟;5:胼胝体压部。
图6. 右侧半球外侧面观,后表面,枕叶放大观。1:顶枕动脉;2:大脑中动脉皮层分支;3:顶枕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之间的吻合支;4:Labbé静脉;5:枕叶;6:顶叶;7:颞叶。I:下;L:外侧;M:内侧;S:上。
测量数据分析显示,PoA起点距OP的距离与PoA吻合支数量呈正相关,PoA楔前叶数量与楔叶分支呈正相关。
结论
研究指出,PoA是楔前叶的恒定供血动脉,也是楔叶的供血动脉。PoA常通过与PAc和CA吻合的方式为楔前叶和楔叶供血。PoA起点与OP之间的距离随身高而变化;半球内PoA吻合支的数量随PoA起点位置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