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Iuri Santana Neville等假设左侧DLPFC是TBI的治疗目标,进行rTMS的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明确高频rTMS刺激左侧DLPFC治疗DAI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发表在2019年7月的《Neur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Neville IS, et al. Neurology. 2019 Jul 9;93(2):e190-e199.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7748. Epub 2019 Jun 7.】
研究背景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重度颅脑创伤(TBI)的一种类型,可引起广泛的脑功能障碍;包括持续性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判断力、言语能力、信息注意以及记忆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使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痴呆症患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和抑郁症,认为刺激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与认知能力的改善有关。重复性TMS(rTMS)对重度TBI患者临床康复影响的研究,大部分注重与TBI相关的异质性疾病治疗,例如认知能力、抑郁、耳鸣、听幻觉、昏迷恢复期间的神经行为和脑震荡后症状等。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Iuri Santana Neville等假设左侧DLPFC是TBI的治疗目标,进行rTMS的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明确高频rTMS刺激左侧DLPFC治疗DAI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发表在2019年7月的《Neurology》上。
研究方法
该临床试验纳入30例18~60岁、损伤后>12个月的慢性DAI患者。将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假治疗”组和“真治疗”组;“真治疗”组使用10Hz的rTMS刺激左DLPFC,10疗程。在初次治疗、第10疗程结束后和治疗后90天的3个时间点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主要结果采用连线测验B法(Trail Making Test B)评估认知功能改变。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两组在初次rTMS治疗和第10次疗程后,连线测验B结果显示组间无差异(分别为p=0.680和p=0.341)。其它项目的神经心理学测试也未观察到显著差异和并发症的差异。
结论
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高频rTMS刺激左DLPFC治疗DAI患者安全而且耐受性良好,但不能改善慢性DAI患者的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