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精”汇“神”是泛生子精心打造的神外学术精品会,聚多方神外领域专家之力,汇百家前瞻研究成果之言,精准直击神经肿瘤领域前沿与热点。本文文字报道仅为部分会议重点,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直接查看详细会议视频回放。

正如大会主席张力伟教授、张建民教授、刘云会教授和泛生子首席运营官洪颖先生会前致辞中所讲,攻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仍然任重道远,患者生存期并未得到显著延长,长久以来的治疗模式有待改进。希望通过泛生子的学术平台,可汇聚交叉领域的专家进行探讨,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创造更加科学的模式提供更多思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张力伟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张建民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刘云会 教授

泛生子首席运营官 洪颖 先生
聚焦前沿新兴科技力量
直击临床难点痛点
多灶性胶质瘤以及多中心胶质瘤是临床上预后较差、较疑难的一类胶质瘤,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季楠教授进行了案例分享和治疗方式介绍。为深入研究此类胶质瘤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依托国家脑肿瘤登记平台,结合泛生子脑基础六项检测和Onco PanScan(825基因)检测服务,张力伟教授和季楠教授开展了一系列全国范围多中心的“多发高级别胶质瘤基础/临床”研究,希望结合国家平台病理资源优势和泛生子技术优势将多发及多中心胶质瘤的诊疗水平做到世界前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季楠 教授
相较于放射治疗,质子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终身名誉教授、一洲质子肿瘤医院首席专家申文江教授提到,尤其对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来说,质子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治疗后出现的神经认知障碍的风险,预防并发症且减少继发肿瘤发生风险。

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终身名誉教授
一洲质子肿瘤医院首席专家
申文江 教授
此外,分子影像也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是多学科交叉背景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迟崇巍教授围绕“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技术”进行了分享,不同于传统的荧光显影技术,分子显影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更牢固的化学键结合性,可实现实时显影以为外科手术带来极大便利。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迟崇巍 教授
针对分子检测技术在脑肿瘤中的应用,泛生子医学总监周成诚博士介绍到,多基因检测和脑脊液基因检测可为患者的诊疗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希望。此外,绝对低频突变和相对低频突变在临床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如提示耐药可能性),需要更准确和更高深度的测序才能保证其检出。泛生子Onco PanScan(825panel)采用1000X高深度测序,可实现低频突变的有效检出。

泛生子医学总监 周成诚 博士
临床热点话题深度辩论
汇集神经肿瘤各方百家争鸣
精彩纷呈的1VS1辩论环节,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刘弘毅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国伟教授进行主持。
论术中判断低级别胶质瘤的边界时,术中显像技术的劣势和优势?
正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柳夫义教授介绍了目前临床中低级别胶质瘤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及其在术中应用的不足,希望在这些不足的激励下,科学家们能够早日探索出更好的方法和技术;反方天津环湖医院王焕宇教授指出最大安全范围内肿瘤全切对于胶质瘤预后非常重要,而对此术中显影技术起着重要作用,熟练选择合适的术中显影技术可以很好地指导手术切除。

左 正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柳夫义 教授
右 反方 天津环湖医院 王焕宇 教授
对于脑肿瘤的基因检测,组织和脑脊液哪个更有优势?
正方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陈银生教授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表明无论是组织病理还是分子病理,组织样本检测都是肿瘤病理检测的的“金标准”。而液体活检虽然是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但目前的技术瓶颈限制了其适用范围。脑脊液基因检测对检测技术要求非常高,不是所有测序公司都有能力同泛生子一样达到高检测水准;反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赵杰教授认为液体活检是未来医学和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脑肿瘤,脑脊液基因检测更是有着组织活检不可取代的优势,包括克服肿瘤异质性、治疗后动态监测以及全病程管理。

左 正方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陈银生 教授
右 反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赵杰 教授
该辩题引发现场热议。解放军第960医院朱伟杰教授提到组织病理已被大家熟知,液体活检也应该被大家重视起来,尤其为一些不可获取组织样本的瘤种,如脑干胶质瘤,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鹏教授指出液体活检为脑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方向。与传统组织检测相比,脑脊液检测可以提供更海量的数据,为脑肿瘤发生机制的阐释和后续靶向治疗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资源,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新技术。
MDT病例分享讨论
中线占位、诊断不明胶质瘤
脑肿瘤的诊疗需要多学科交叉的力量。本次MDT圆桌讨论环节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吴震教授进行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泮长存博士、右安门医院放疗专家申戈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钟延丰教授共同献言献策。
泮长存博士分享了两例中线占位、诊断不明的胶质瘤案例。对此,钟延丰教授指出以上案例的共性问题是都只做了组织学病理,有局限性。凡是怀疑胶质瘤的患者都应考虑进行分子检测,如泛生子脑基础六项检测和脑基础八项检测,以帮助患者精准诊断分型;申戈教授则不仅从放射角度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同时还提出低频突变是肿瘤耐药和复发的重要因素,需在临床中加以重视。

MDT圆桌派案例讨论环节
小结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已进入精准诊疗时代,多基因和脑脊液基因检测能为脑肿瘤患者诊疗提供海量信息和更多个体化治疗机会。泛生子高测序深度的基因检测产品为临床有价值的低频突变准确检出保驾护航,提供更可靠的多基因和脑脊液基因检测服务。泛生子2019年聚“精”汇“神”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精准诊疗专家论坛在宁波正式落幕。不忘初心,领航始终,泛生子将持续优化聚“精”汇“神”学术精品会,邀请更多领域专家共推精准诊疗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