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Lancet杂志上报道CATNON的Ⅲ期随机开放性试验的阶段性成果。研究表明对于1p/19q未发生共缺失的间变性星型细胞瘤采用同步TMZ放化疗或TMZ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研究背景
从组织学上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不符合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存在新生血管生成或坏死),但与低级星形胶质瘤相比,其恶性特征更高(细胞增多,有丝分裂和核多态性更高)。根据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还可分成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mt)、1p/19q未发生共缺失和IDH野生型(wt)、1p/19q未发生共缺失两种分子亚型。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前尚不清楚替莫唑胺(TMZ)化疗在新诊断为1p / 19q非共缺失的间变性胶质瘤中的作用。直到2017年在Lancet杂志上报道CATNON的Ⅲ期随机开放性试验的阶段性成果才使得我们明确对于1p/19q未发生共缺失的间变性星型细胞瘤采用同步TMZ放化疗或TMZ辅助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2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3期随机,开放标签研究,采用2×2因子设计。将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患者按1:1:1:1:1的比例随机分入4组,单独放疗组(59.4Gy分成33次)或TMZ辅助化疗(TMZ,150-200mg/m2,第一天到第五天,12周期,一周期4周)同步放疗加TMZ(75mg/m2,每天)治疗组或没有TMZ辅助治疗组。主要终点是根据治疗状况评分,年龄,1p杂合性丧失,少突神经胶质元素的存在以及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总生存期进行了调整,并通过治疗意图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在发生219名(41%)死亡后进行了计划中的中期分析。

图1:CATNON临床试验设计
3
研究结果
在进行中期分析时,已计划纳入748名患者中的745名(99%)。使用替莫唑胺辅助治疗的总生存风险比为0·65(99·145%CI 0·45-0·93)。使用和不使用替莫唑胺辅助治疗,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9%(95%CI 47·2–63·8)和44·1%(36·3–51·6)。在接受替莫唑胺治疗的549例患者中,有8–12%发生3–4级不良事件,主要是血液学和可逆的。

图2接受或不接受替莫唑胺辅助治疗的患者的生存率
4
研究结论
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在新诊断为非共缺失的间变性胶质瘤患者中具有显着的生存获益。该研究需要进一步分析同步TMZ治疗和分子因素的作用。
5
文章出处
Lancet. 2017 Oct 7;390(10103):1645-165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