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是评价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缺血改变的一种重要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定义为ASPECTS评分≥6分的小核心梗死和侧枝循环状态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行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选择指标。
——摘自文章章节
【REF: Yu I, et al.Stroke. 2019 Sep26:STROKEAHA119026229. DOI: 10.1161 /STROKEAHA.119.026229.】
大血管闭塞后,由于不同的侧枝循环状态,脑梗死的进展以不同的速度进展,可能并不是线性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是评价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缺血改变的一种重要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定义为ASPECTS评分≥6分的小核心梗死和侧枝循环状态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行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选择指标。目前,比较和评估EVT前卒中急性期CT、MRI成像以及侧支循环变化情况的资料比较缺乏。
韩国成均馆大学医学院三星医学中心神经内科的Inwu Yu等人作出假设:侧支循环状态可以预测行EVT的AIS患者的入院病灶体积。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纳入大动脉闭塞(large vesselocclusion,LVO)卒中EVT患者,这些患者同时接受多相CT血管造影(multiphase CT angiography,mCTA)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并以此评价侧支循环状态,随后分析其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确定的梗死体积之间的关系,即通过DWI评价侧支循环状态在预测病灶体积中的作用。此外,研究还比较了卒中超急性期的mCTA和MRI所反映的侧支循环变化情况是否一致,结果发表在2019年9月的《Stroke》在线上。
研究纳入同时接受mCTA和多模态MRI的65例连续的EVT患者(ASPECTS≥6分)。使用mCTA和MRI的侧支循环图像来确定入院时的早期梗死情况和侧支循环状态。采用多变量线性回归评估侧支状态预测入院MR DWI病灶体积的作用。
结果显示,65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有39例(60.0%),平均年龄76岁;ASPECTS评分的范围为6-10分,中位数为8分;通过mCTA将侧支循环状态分级,为差[10例(15.4%)]、中[8例(12.3%)]、好[47例(72.3%)]3个等级。在调整入院卒中严重程度、ASPECTS评分、DWI时间和错配区(mismatchvolume)后,mCTA侧支状态分级与DWI病灶体积间存在独立相关(β= −35.657,SE= 3.539;P <0.0001)。研究还观察到,基于mCTA的侧支状态分级和基于MRI的侧支状态分级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匹配率为92.3%),这表明在卒中超急性期期间,侧支循环的状态是稳定的。

图1. 典型的病例的mCTA、MRP图像及侧枝状态分级与DWI病灶体积。两例患者均因颈内动脉近端及M1闭塞而出现右半球梗死,其ASPECTS评分均为9分。A:62岁男性,NIHSS评分为18分。在mCTA和磁共振灌注(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MRP)均观察到良好的侧支血流,症状出现后130分钟DWI检查发现一个小的梗死灶(体积为3.81 mL)。B:64岁男性,NIHSS得分为16分。在mCTA和MRP均观察到不良的侧枝血流,症状出现后118分钟 DWI显示一个中等大小的梗死灶(体积为45.16 mL)。

图2. DWI病灶体积与mCTA侧枝状态分级的关系(A);DWI病灶体积与ASPECTS评分和mCTA侧枝状态分级的关系(B);在个体上,mCTA侧枝状态分级与MRP侧枝状态分级的相关性(C);在分组上(好、中、差)mCTA侧枝状态分级与MRP侧枝状态分级的相关性(D)。
最后,作者认为,mCTA所评估的侧支循环状态是决定LVO卒中患者入院DWI病灶体积的预测指标。而对于早期缺血性改变与大血管闭塞选择更积极的血运重建,侧支循环状态评估在这一决策中的附加价值,仍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