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US是基于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CNS (Congress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由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的Peter Nakaji医生和克利夫兰诊所的Nicholas C. Bambakidis医生组织建立的网站(http://www.cns.org/nexus)。网站完全免费开放,无需任何注册,网站主体基于病例的收集与归类,完美适配移动设备,旨在帮助神经外科医生迅速找到类似病例,并且学习世界各地的神经外科医生如何处理该病例。同时,每一个神经外科医生都可以上传自己的病例,在全世界的神经外科医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技巧。
同侧纵裂入路切除大脑镰脑膜瘤一例
Robert Wicks, MD,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Peter Nakaji, MD,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Xiaochun Zhao, MD,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Christina Sarris, MD,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编译:
苏燕东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审校:
通过本病例阐述切除大脑镰脑膜瘤时的注意事项。
65岁男性,因右下肢无力入院。
同侧纵裂入路。
当中线旁的肿瘤部分位于大脑凸面时应首选同侧入路。
同侧或对侧纵裂入路:当肿瘤上极距上矢状窦平面不足1cm时选择同侧入路;当肿瘤上极距上矢状窦平面超过1cm时选择对侧入路。


仰卧位,头左侧偏,右肩垫高。
病灶侧位于下方时能通过重力作用将同侧脑组织牵离肿瘤。
根据肿瘤位置做垂直上矢状窦的线性切口。
沿切口切开头皮。
开颅暴露上矢状窦。
基底朝向上矢状窦U形切开硬膜并牵开硬膜瓣。
从大脑镰基底离断肿瘤血供。
肿瘤减容。
分离肿瘤与周围大脑皮层。
最后在内镜辅助下切除上矢状窦下方的肿瘤。
患者恢复良好并于术后第3天出院。
术后无并发症或新发神经系统症状。
术后MRI提示肿瘤全切。
病理回报:WHO 2级脑膜瘤,MIB指数4.4%。
肢体无力症状改善。
肿瘤上极距上矢状窦平面不足1cm时可经同侧入路切除。
肿瘤上极距上矢状窦平面超过1cm时可经对侧入路切除。
早期离断大脑镰脑膜瘤起源于大脑镰处的血供有利于止血。
同等大小的肿瘤,当肿瘤距大脑凸面较远时,选择非病变侧的对侧入路有利于避免已肿胀的同侧脑组织产生占位效应。
神经内镜不仅图像分辨率更高,还能检查术区任一角落,而且能够借助带角度手术器械在狭窄的通道里进行操作从而减轻对脑组织的影响。
Barajas, R. F., Sughrue, M. E., & McDermott, M. W. (2010). Large falcine meningioma fed by callosomarginal branch successfully removed following contralateral interhemispheric approach.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 97(1), 127-131.
Zuo, F. X., Wan, J. H., Li, X. J., Qian, H. P., & Meng, X. L. (2012). A proposed schem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urgical planning of falcine meningioma treat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19(12), 1679-1683.